第14章 旧友与大人物(第3页)

 翻看著张海峰的笔记,郑仪暗自惊嘆。

 虽然只是自学,但他的法律条文引用精確,案例分析也逻辑清晰,完全不像门外汉的手笔。

 只有在涉及最新政策解读时,才显出些微滯后,毕竟一个物流搬运工,眼界只有那么高。

 “你底子比我们学校不少学生还扎实。”

 郑仪真心实意地说。

 张海峰挠挠头,憨厚一笑:

 “就是瞎琢磨。上次帮工友討薪,老板说有本事去告我』,我连夜查了劳动仲裁流程……”

 他说得轻描淡写,但郑仪能想像那个画面,昏暗的工棚里,一个满身疲惫的年轻人就著手机微光,逐字研究法律条文。

 “海峰。”

 郑仪突然做了决定。

 “下周三省法学会有个论坛,你跟我一起去吧。”

 “啊?”

 张海峰瞪大眼睛。

 “我、我这种……”

 “论坛主题就是基层执法创新』,正需要你这样的实践者。”

 郑仪翻开议程表指给他看。

 “特別是你处理过的农民工维权案例,比纸上谈兵强多了。”

 张海峰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,手指无意识摩挲著书角:

 “可我就穿了这身……”

 “穿我的西装,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郑仪斩钉截铁的说到。

 阳光渐渐西斜,两人在图书馆门口分別时,张海峰突然问:

 “郑仪,你现在……算是大人物了吧?”

 郑仪一怔。

 张海峰的问题像一记闷雷,轰然砸在郑仪心头。

 晚风吹过,他站在图书馆台阶上,竟一时语塞。

 是啊,自己威风了。

 徐永康的器重,王振国的青睞,生日宴上眾人敬畏的目光……

 可这些光环之下,自己真正做了什么呢?

 帮表妹挑选过一对精致耳坠?

 在权贵子弟面前贏得顏面?

 还是处心积虑铺设自己的青云路?

 而面前的张海峰,这个睡工棚吃冷饭也要自学法律的兄弟,已经用他粗糙的双手,真真切切地帮工友討回过血汗钱。

 郑仪喉头滚动,最终缓缓摇头:

 “我不是什么大人物。”

 他注视著张海峰洗得发白的衣领、指甲缝里洗不净的机油渍,还有那双依然明亮的眼睛。

 “但你才是真英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