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淘汰制(第3页)

 推开房门时,室友已经到了,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正在整理床铺,听到动静转过身来,脸上掛著得体的微笑。

 “你好,我是杨立新,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的。”

 郑仪目光一闪。

 省国资委?

 陈平的地盘。

 “郑仪,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。”

 两人简短握手,杨立新的手掌乾燥温暖,力度適中,是典型的体制內握手方式。

 “久仰郑科长大名。”

 杨立新笑道。

 “听说前段时间发改委的新能源项目论证会上,郑科长表现出色。”

 这话听著像是恭维,但在郑仪耳中却別有深意,一国资委的干部,对发改委的內部会议如此了解,显然消息灵通得不正常。

 郑仪不动声色地放下行李:

 “杨科长过奖了,只是分內之事。”

 杨立新主动帮他整理床铺:

 “郑科长別客气,这三个月我们就是室友了,互相照应。”

 他的语气热络真诚,仿佛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友。

 “对了,听说这次特训营的最终考核,会有一些特殊安排,可能涉及跨部门协作项目。”

 郑仪铺开被褥的动作微微一顿:

 “杨科长消息很灵通。”

 杨立新摆摆手:

 “哪里,只是平时工作接触面广,多少听说一些。”

 他意有所指地看著郑仪。

 “比如郑科长所在的省发改委,近期就要和我们国资委有重要合作。”

 郑仪转过身,直视杨立新:

 “杨科长是在暗示什么?”

 “不是暗示,是实情。”

 杨立新脸上依旧掛著温和的笑,声音却更加低沉。

 “王部长要推动的改革,光靠发改委发文件可不够,还得我们国资委配合执行。”

 “所以?”

 杨立新意味深长地说:

 “有些事,或许我们可以提前沟通,互相...帮助。”

 郑仪微微眯起眼睛。

 杨立新这一番话,表面上是示好,实则是在试探他是否愿意与本地派合作。

 毕竟,国企改革牵动著本地派最核心的利益网。

 而身为陈平手下的杨立新,此刻主动拋出橄欖枝,背后必有深意。

 郑仪没有立即回应,只是拍了拍铺好的被褥:

 “杨科长,晚上开班晚宴前,我想先休息一会儿。”

 杨立新识趣地点点头:

 “好,那我先出去熟悉下环境。”

 待杨立新离开后,郑仪坐在床边,若有所思。

 刚入住就遇到”室友”的试探,这个特训营的博弈,比他预想的还要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