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別犯蠢

 公务车平稳地驶入三江大学校园。+秒.章-节?小/说*网? ?最_新?章/节?更,新,快¢

 郑仪坐在后排,翻看著手中的材料,三江大学半导体研究院的研发报告、专利清单、以及与华微电子的合作备忘录。

 刘信鸿坐在副驾驶,额头微微冒汗,时不时回头瞄一眼郑仪的脸色,显然对今天的行程充满忐忑。

 “刘科长。”

 郑仪突然开口。

 “是!”

 刘信鸿立刻坐直。

 “你在半导体专项上做了多久?”

 “三……三年多。”

 “三年,华微电子拿了近8亿补贴,技术却没进步。”

 郑仪合上文件,语气不咸不淡。

 “你这个项目负责人,有什么感想?”

 刘信鸿面色一僵,额头上的汗珠更明显了:

 “郑处长,这个……华微毕竟是省里重点企业,他们有自己的战略考量……”

 郑仪轻笑一声,没有接话。

 车缓缓停在了半导体研究院门口。

 李维教授已经等在那里。

 他约莫五十岁上下,身形瘦削,戴著黑框眼镜,脸上带著明显的疲倦。

 郑仪一下车,李教授便大步走来,握手时力度坚定。

 “郑处长,久仰了。”

 “李教授客气,是我早该来拜访。”

 刘信鸿跟在后面,勉强挤出笑容:

 “李教授,郑处长今天专程来看看咱们项目的进展。”

 李教授瞥了他一眼,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显然对这位常年偏袒华微的科长没什么好感。`萝-拉¢小?说· ~无\错′内?容\

 郑仪不动声色地观察著两人之间的气氛,暗自记下。

 “走吧,我带您看看我们的实验室。”

 碳化硅晶圆样品、第三代半导体器件、实验数据图表……

 李教授隨手拿起一块银灰色的碳化硅衬底:

 “郑处长,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突破,大尺寸碳化硅晶圆的量產工艺,目前已经能做到8英寸,良品率82%。”

 他顿了顿,语气平静却带著隱忍的不甘:

 “但因为没有產业链配套,我们的技术走不出实验室。”

 郑仪接过晶圆样品,指尖感受著材质的坚硬与光滑:

 “理论上,这项技术完全可以落地量產?”

 “当然!”

 李教授眼神坚定。

 “我们的团队在《nature electronics上发表了论文,国外已经有企业来接触,但我们不想技术外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