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背景还是能力?(第3页)

 谢永图微微后仰,靠在真皮椅背上,手指轻轻敲击扶手:

 “所以,你打算绕过华微,扶持几个小企业?”

 “不是绕过,是择优。”

 郑仪將手中的《半导体產业链优化方案递过去。

 “华微若能达標,自然可以公平竞爭,但目前的审计结果表明,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,甚至存在违规。”

 谢永图没有立刻翻开文件,而是盯著郑仪看了几秒,忽然一笑:

 “郑处长,你知道华微电子的背后是谁吗?”

 郑仪神色不变:

 “省国资委。”

 “不止。”

 谢永图微微眯眼。

 “华微电子每年的订单,有三分之一来自军工系统,他们的技术能力』或许不如三江大学,但背景』很深。”

 这是警告。

 但郑仪早有准备。

 “正因如此,我更希望华微能真正提高技术,而不是靠背景』混日子。”

 他平静回道:

 “军工系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,如果华微的良品率始终上不去,军工企业迟早会转向更可靠的供应商。”

 谢永图眉头微动,似乎有些意外郑仪的回应。

 “年轻人,口气不小。”

 他翻开方案,快速扫了几页,眼神逐渐认真起来。

 当他看到“財政—发改委—审计三方联合监管”这条时,抬起头看向郑仪:

 “你想让財政厅直接介入专项补贴审核?”

 “补贴资金必须落到实处。”

 郑仪直视谢永图。

 “否则,再多的钱也扶不起江东省的半导体產业。”

 谢永图沉默了一会儿,忽然笑了:

 “郑处长,你是真敢想啊。”

 郑仪没急著回应,只是继续道:

 “谢主任,半导体是国家的战略產业,如果江东省能率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產业链,这对省里的经济发展、对您个人的政绩……”

 他没说完,但意思已经传达——改革若能成功,谢永图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