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一万两千块砸蒙大队长(第3页)

赵大山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
对公账户?

双重签字?

这些词他压根没听过,可从姜芷嘴里慢悠悠说出来,就让他觉得就该这么办。

他脑子里豁然开朗,猛地一拍大腿:“对啊!我怎么就没想到!还是你脑子活!行,我明天就去公社!”

心里的巨石落了地,赵大山整个人都松快了。

他喝了口茶,目光瞟向院子另一头。

那里,姜巧巧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,埋着头,专心致志地挑拣着簸箕里的药材。

他忍不住压低声音问:“丫头,那丫头……没给你添麻烦吧?”

姜芷的目光扫过去。

姜巧巧察觉到,身体微微一僵,但手里的活没停,头埋得更低了。

“还行。”姜芷收回目光,“能干活,不惹事。工分照算,年底分红也给她一份,当她自己挣的。”

赵大山点了点头,心里只剩佩服。

看看人家芷丫头的胸襟和手段。

把一个恨自己入骨的死对头,就这么不咸不淡地收在身边,用一份枯燥的活计,磨平了她的棱角,也堵住了所有人的嘴。

高,实在是高。

一个多月了,姜巧巧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,从天亮到天黑。

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,速度也越来越快。

那张蜡黄的脸,因为每天都能吃上饱饭,渐渐透出些血色。

人依旧沉默,但眼神不再空洞,反而变得异常沉静和专注。

她甚至能分清不同批次烘干的藏红花,在色泽和形态上的细微差别。

这些变化,姜芷都看在眼里,却一字未言。

这天下午,天气晴好。

姜芷在院子里翻看陆向东寄来的医学图谱,赵秀娥则在一旁,整理着新做的药材标本。

姜巧巧挑完了最后一簸箕藏红花,站起身,揉了揉僵硬的后腰。

她没有立刻回屋,而是走到赵秀娥身边,犹豫了一下,低声说:“婶子,这片白术,你烘干的时候火大了些,药性失了至少两成。”

赵秀娥一愣,拿起那片焦黄的药材看了看,有些惊讶:“你……你怎么知道的?”

“我……”姜巧巧的脸微微泛红,有些不自然地别过头,“闻出来的。闻着……没有以前的味儿冲。”

这一个多月,天天和药材打交道,她的鼻子好像变得格外灵敏。

一直沉默看书的姜芷,目光从书上移开,落在了姜巧巧身上。

她没说话,起身走到药材架旁,随手拿起两片不同的药材,递到姜巧巧面前。

“闻闻,这两种,有什么不一样?”

姜巧巧很紧张,但还是接了过来。

她闭上眼睛,凑到鼻尖,仔细地嗅了嗅。

半晌,她才不确定地开口:“左边这个……味道厚,带着土腥气。右边这个,有点冲,像……像被雨淋过又晒干的朽木。”

姜芷的眉梢,挑了一下。

左边是生黄芪,右边是炮制过的熟地黄。

她竟全说对了。

这丫头,竟天生一副“药鼻子”。

看来,老姜家那薄情的根子里,倒也不是没长出一点能跟药材沾边的东西。

姜芷收回药材,声音依旧清淡。

“还行。”

说完,她转身回屋,继续看她的书。

可就是这句不咸不淡的“还行”,却让姜巧巧的心里,莫名地涌起一股热流。

她攥紧了拳头,第一次觉得自己,或许真的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。

就在这时,村口的大路上,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。

一辆吉普车,后面还跟着一辆解放牌大卡车,浩浩荡荡地驶了过来。

车在村口停下。

县医院的牛耕宏院长亲自带队,身后跟着几个干部,几人合力,小心翼翼地从卡车上抬下来一个用红布盖着的、长条形的东西。

那架势,比抬着个活菩萨还郑重。

一行人无视了村民们好奇的目光,径直朝着村东头,姜芷家那座最气派的院子走来。

全村人的目光,瞬间都被吸引了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