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:辩论(第3页)
黄幸再次上前,恭敬接过,放回御案,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回到梁帝身侧侍立。
“众爱卿对此策,有何看法?”梁帝目光沉静,缓缓扫过殿内每一位重臣,开口问道,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。
一众大臣相互交换着眼色,一时无人率先开口。
片刻的沉寂后,右相吴文耀终是率先出列。
“陛下,臣以为,此事大为不妥!”
吴文耀声音清朗,语气坚定,“其一,商贾本是末流,身份低微。”
“朝廷若推行此等举措,无异于自降身份,与商贾为伍,实在有损朝廷威严体统。”
吴文耀顿了顿,继续陈述第二条理由:“其二,此举于礼不合,更属与民争利之嫌。”
“若强行推行,恐怕会遭致天下读书人群起非议,有损圣德,动摇国本。”
右相吴文耀一番话,说得义正辞严,引经据典,占尽了道德高地。
“敢问右相大人,”萧恒几乎在吴文耀话音落下的瞬间,便毫不犹豫地出声反驳,声音清晰而平稳。
“此举如何就成了与民争利?依本王之见,这分明是互惠互利之举。”
萧恒向前微踏半步,目光直视吴文耀。
“朝廷不过是利用一些闲置无用的资源,譬如官道旁的荒地、城墙墙面,或是官报的边角余料,为商贾宣传其货品。”
“商贾则依据宣传效果,自愿支付相应的费用,以此充实国库。”
“此乃各取所需,公平交易,何来与民争利一说?”
“更何况,”萧恒强调道:“此事自始至终都秉持双方自愿的原则,朝廷绝无强买强卖之意,又何来损害朝廷威严之说?”
吴文耀眉头紧锁,显然并不认同萧恒的辩解,坚持己见道。
“纵然齐王殿下巧言令色,臣依然认为此举不妥。”
“朝廷威严重于泰山,岂可因些许银钱而轻损?此事若行,必遭物议,还望陛下三思!”
“臣附议右相所言!”
“陛下,右相大人所言极是!此例一开,后患无穷啊。”
吴文耀话音刚落,立刻便有另外两名官员出列附和,你一言我一语,引述圣贤之言,大谈特谈朝廷体统与教化之本。
张口闭口便是与民争利,却刻意回避了有损威严的具体所指,最后还不忘指桑骂槐地,将萧恒近日的不安分又弹劾了一番。
萧恒听着这些老生常谈,心中不免腹诽,面上却只是不以为然地翻了翻白眼,懒得与他们在这些空洞的道理上多做纠缠。
待那几位大臣话音稍落,萧恒再度开口,这一次,他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事实。
“诸位大人或许尚不知情,本王提出的这广告招商之策,日前已在京都范围内进行了试点。”
萧恒环视众人,缓缓说道,刻意在最后加重了语气。
“仅是此番试点,拍卖京都各处广告位所得,除去所有必要成本、开支,以及预留后续运营的款项,初步核算,净利已有三十万两白银,并且,这笔款项目前已押运至宫内府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