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四合院走出工程师喜欢德牧的小狗狗

第554章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

接着,王为民仔细询问了研发过程中的细节,苏教授道:“这款Cpu去年就研发出来了,只是一直不能量产,今年才有解决方案”。

赵教授也在一旁补充道:“没错,量产的问题主要是工艺和成本的平衡。

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,才找到了合适的生产工艺,既保证了产品质量,又能控制成本”。

研发Cpu由苏十月和赵峰两位教授主导的,他们自从调到轧钢厂开始就一直带队研究中央处理器,从无到有,克服了无数的困难。

这个年代,研发成本什么的相当高昂,每一次的试验、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大量资源的投入,现在终于取得这样的成果,十分不容易。

现在这颗Cpu相当intel8008,目前为止,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微处理器,晶体管数量达到了3500个,性能更是intel4004的两倍,这样的成果在当时的研发环境下堪称是里程碑式的突破。

王为民对苏十月和赵峰教授带领的团队竖起了大拇指,称赞道:“你们简直太厉害了,这是咱们厂的骄傲,有了这款Cpu,咱们的计算机产品能上一个大台阶”。

苏十月教授推了推眼镜,笑着说:“王厂长,这还得感谢厂里给我们提供的良好研发条件,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研究,而且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努力,大家齐心协力才有了现在的成果”。

王为民接着问道:“那后续的生产计划安排得怎么样了?”

赵峰教授回答道:“王厂长,这款Cpu采用 18 针双列直插式封装,现在的主板不能用,咱们还要重新设计新的主板,这不想让你跟电子研究所找找关系,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帮忙设计一款适配的主板。

咱们厂里实在是没这方面的人才,几个大学我也联系过了,他们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安排人帮咱们做这个。

王厂长,您人脉广,您出面说不定能成,要是能让电子研究所帮忙设计主板,后续的生产计划就能顺利推进,咱们这款Cpu也能尽快投入生产,发挥它的价值。

而且有了适配的主板,咱们计算机产品的整体性能也能更上一层楼,为国家做贡献,您说是不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