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卖工作(第2页)

 一入口便觉惊艳。

 鸭肉的咸鲜在舌尖炸开,混着冬瓜吸饱汤汁后的绵密。

 最妙的是那口汤,风干物的醇厚被冬瓜的清爽勾出回甘,喝完只觉身子熨帖又舒服。

 舀起百合莲子银耳羹时,还能拉出透明的胶丝。入口后,银耳的软糯、百合的甜和莲子的清苦裹在一起,末了还留着点桂花蜜的幽香气。!微¨趣.晓\说_蛧^ ′吾*错/内′容·

 咽下去时,像用温水洗过五脏,连打个嗝都带着清润的香。

 周承钧和林昭华是真的没想到未来儿媳妇还有这一手,小姑娘明明看起来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。

 周湛因为之前吃过媳妇儿自制的酱料,有了一定心理准备,但还是被这两道菜式的美味冲击到了。

 对于他们的反应,林纫芝倒是觉得正常。

 她在现代就很喜欢煲汤熬粥,这是她放松大脑的方式。原主的药膳是跟着外公学的,俞家祖上出了多代御医,手里有不少方子。

 再加上汤里还加了灵泉水,多管齐下,味道还不好才是奇事。

 俞纹心一脸谦虚状:“我家囡囡不擅长炒菜这些,但她在炖汤汤水水方面格外有天赋。不仅味道好,还有很好的滋补功效。”

 对于这话,周家夫妻不置可否。

 林纫芝的汤确实好喝,但滋补是长时间的,哪能那么快就看到效果,他们只觉得是俞纹心夸大了。

 午饭就在两方家长的互相吹捧中结束了,约定好明天去领证的时间,周家一行人便先行离开。

 ——

 俞纹心趁着有空,打算先把女儿的工作处理了。

 这年头的工作虽然不允许明面上买卖,但是推脱是亲戚转让,也没有人故意为难,毕竟谁家都缺工作。

 王婶丈夫是厂里的炼钢工,八年前厂里发生火灾,他因抢救公家财产而牺牲。厂里体恤他们孤儿寡母,没有收回房子,而是让他们继续住着。

 王婶有一儿一女,丈夫出事时两个孩子都还小,自己在纺织厂也有工作,她便雇人先干着丈夫那份。

 王婶不是重男轻女的人,女儿今年刚高中毕业,她不舍得让她去干炼钢工,打算等儿子长大了去接替。自己则找人打听看看能不能买一份轻松点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