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伯母的来信(第3页)
前两幅作品的溢价是合理的,毕竟她所用针法都是具有突破性的,能达到极其逼真的视觉效果。
只是最后一幅的价格比她想得要低。
历史上首幅双面三异绣《猫狗》出现时间是1979年,由苏城绣研所集体创作。尺寸较小,丝线劈成十六分之一,在广交会售价5000美元。
而她是个人创作,作品面积翻了几倍,所用丝线更是劈成了六十四分之一,选择题材熊猫和金丝猴的政治价值更是远超宠物题材。
按理说,考虑到工时、通胀等因素,价格应该上万才对。
她想了想,可能是新技术首作打折扣,或者是买家认知有限?也有可能是她在业内没名气,作品抬不起价。
林纫芝继续往下看。
郑英说因为林纫芝作品反响特别好,她被提拔为副经理;堂哥林跃文在中间牵头出力不小,也在领导那挂了名。
伯母说她这一切都是因为她,让她有需要尽管开口,她做不到也会帮忙跑关系。
看到这,林纫芝莞尔一笑。
伯母太客气了,她们其实是互利互赢。
她需要友谊商店这个平台,郑英和堂哥推荐她是冒了风险的,现在回报高也正常。
据她所知,个人创汇通常需要全额上缴,只有部分行业允许个人获得一定比例奖励。
而她能得到百分之五十的分成,郑英一定出力不小。毕竟她父亲是外贸局的局长。
接下来郑英还在信里提到了“染线丝毫法”。
林纫芝看着纸上的几个字,怔愣半天。
三幅作品她采用的所有技法都是沿用她的个人习惯。
可…原来“染线丝毫法”是沈云自创的?她还是俞纹心的外婆?那为什么原主不知道这事?
林纫芝从记忆中翻找出零星片段,是原主在外婆家书房看《雪宧绣谱》,坐在旁边的杜若声欣慰地看着她。
林纫芝若有所思,暂时放下这事,继续拿起妈妈的信,看完才恍然大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