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风波平息(第2页)

 有些部门一旦缺人,内部人员直接推荐自家人,消息根本不会流传出来。

 只要能上手,大家谁不是军属,上级领导也不会计较太多。

 所以许慧芳早就知道这事不简单,可对她是有利的,这就够了。

 方大娘一提到林纫芝,她仿佛被惊雷击中,脑子瞬间清明。′s′y?w?b+o~o!k..,c,o*m_

 她把所有事情串在一起,终于理清楚了。

 领导应该确实有为林纫芝提供工作,甚至是量身定制的岗位。

 但她也清楚,无论是能走到上面的领导,还是干部家庭出身的林纫芝,他们这类人有个共同点。

 就是极其爱惜羽毛,做事滴水不漏,不会给别人留挑刺的口子。

 因此许慧芳认为不是大家以为的以权谋私,而是基于对方能力卖个好,他们是利益共同体。

 选择的工作应该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。

 果然,通知上的几个技术岗证实了她的猜想。

 法语翻译、军校法语教员、军医院中药研究员、宣传画创作员…这些哪一个不是稀缺技能?

 普通家庭的孩子,别说学习了,想接触都没门路,有门路的也负担不起。

 不过既然对外招聘了,说明林纫芝一开始就拒绝了。

 中间应该是哪里出了差错,导致在明知不太可能有人满足条件的情况下,上面还是迫不得已放出消息。

 至于其他几个没啥技术含量的,许慧芳觉得也和林纫芝有关。

 毕竟在领导看来这些活简单,谁做不是做,内部推荐还能收拢人心。

 林纫芝的动机,许慧芳大致揣测过。

 凭对方的谨慎,不外乎是觉得雁过留声,防止内部人为了争夺技术岗“各显神通”时攀扯到她头上,干脆增多几个普通岗当烟雾弹。

 把整个家属院的人一起拉进来,把水搅得更浑浊。

 包括后面新颖的考核形式,全都是为了转移焦点。

 林纫芝说许慧芳上岗故事员和她没什么关系,这话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没错。

 她提建议的初衷是想把自己从中摘干净,最终谁能得到工作只是顺带的。

 但许慧芳本人作为利益既得者,真切因她的无心之举得到想要的。她只知道要不是有林纫芝,她连参加考核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不,应该说她连招聘故事员的消息都收不到。

 所以她无论如何都得来亲自道谢,不然心里总记挂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