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梅花瓣上的信息(第2页)

 江政委身体前倾,语气着急:“林同志,你具体展开说下。”

 林纫芝手指第一瓣横针,“特务传递方位考虑到隐蔽性,常以自己窝点为中心,‘右横’在地图上就是东边,7针大概率是700米。”

 她又指向第二瓣竖针:“竖针走垂直,针脚走向由南向北,5针就是北边500米。”

 王部长性子急躁,马上跳出来:“但东700米、北500米,这是两个单独的点,不像具体位置。-求\书+帮! ?已^发_布¨最+芯?彰¨結*”

 江政委他们倒是不急,还有三瓣没用上呢。

 果然,林纫芝的语气依然不急不缓:“所以需要结合第四瓣一起看。”

 她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分线器。

 得知军区找自己的目的,她便带了些刺绣工具,果然用上了。

 会议室的军官们只见林纫芝拿出一根长条竹片,然后在绣帕上各种比划,时不时用手指校准。

 再三检验后,林纫芝指向第四瓣斜针:“重点在这瓣。你们看针脚方向,从左到右偏45度,刚好是第一瓣(东)和第二瓣(北)的交接方向——东北方。

 8针就是800米,这才是他们真正要去的地方:以窝点为中心,东北800米。”

 李师长他们一脸茫然:这、这就破译了?

 也没看到林同志做了啥啊,她就这比比那划划,就出来了?

 每个人都有满肚子疑惑。

 江政委率先出声:“我看你的竹条也没法量角度,那第四瓣的45度是大概估的还是?”

 并非他存心质疑林纫芝,实在是涉及爆炸,一点差池都不敢赌。

 林纫芝想了想,回答道:“你可以理解为经验。顶级绣娘可以把分线器当量角尺,凭眼睛就能看出针脚歪了多少。放心,我反复确认过了。”

 据林纫芝所知,50年代苏城刺绣厂技术比武中,有绣娘只凭一把分线器就能校正乱针绣角度。

 她在现代时就能做到,经过灵泉滋养,更是火眼金睛。

 江政委佩服不已,他一个外行人听着都觉得难。

 李政委紧随其后:“那第三瓣和第五瓣呢,是不是代表时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