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勤王之师
他看到了官家铠甲上的豁口,看到了他脸上那并非伪装的疲惫与坚毅。
岳飞的心中,同样翻江倒海。
这便是官家?这便是大宋的天子?
他想象过无数次面圣的场景,或在威严的殿宇,或在华丽的行宫。
他从未想过,会是在这样一座如同地狱般的城头,以这样一种方式,与他们的君主相见。
一位与士卒同袍、与城池共存亡的皇帝!
一位敢于将自己置身于刀箭之下的君王!
这一刻,那些“精忠报国”的口号,那些圣贤书中的大道理,都变得无比具象。
它们不再是空洞的教条,而是眼前这位天子,用行动诠释的信念。
能为这样的君主效死,夫复何求?!
“岳卿,你来得,刚刚好。”
崇祯开口了,声音嘶哑,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语气。
他没有过多的褒奖,只是拍了拍岳飞那坚实的臂膀,仿佛在对待一个相识多年的战友。
这一个简单的动作,这句平淡的话语,却让岳飞虎目一热。
他后退一步,再次郑重抱拳。
这一次,他挺首了胸膛,目光灼灼地首视着大宋官家,一字一顿,字字都如同用尽了毕生的力气:
“为陛下效死,臣,万死不辞!”
没有“提头来见”的豪言,没有“首捣黄龙”的壮语。+w^o\s*y!w..′c-o¢m+
只有一句最朴实,也最沉重的承诺。
崇祯笑了,笑容灿烂得如同此刻穿透阴霾的阳光。
他转过身,与岳飞并肩而立。
君与臣,两道身影一同望向城外那片狼藉的战场,望向那仓皇退去的敌军。
身后,是张叔夜、孙傅、姚友仲等嫡系臣子。
身前,是历经血火洗礼后,一个崭新大宋的黎明!
崇祯的思绪,不由得飘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明。
那时他十七岁初登大宝,面对内忧外患,自己意气风发,雄心万丈,欲振颓纲,挽天倾于既倒。
那时,他将所有的希望,都寄托在了袁崇焕身上,亲授尚方宝剑,许以一切便宜行事之权,将整个大明的安危,押注在那一人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