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记在小本本上(第2页)
他事事亲力亲为,勤政到了极致,每日批阅奏章到深夜,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。
“大明灭亡的锅,朕绝不去背!”
崇祯清楚地知道,如果他这个皇帝不作为,下面官员贪腐横行,军队废弛不堪,内有叛乱西起,外有强敌压境,大明早就亡了!
李自成之乱,不就是始于陕西大灾,官员贪腐导致的揭竿而起?
指望明末的那些大臣能治理好国家?简首是天方夜谭!
指望他们那些废物,还不如指望郭大仙的六丁六甲,都比那帮无能之辈靠谱!
起码历史上郭大仙还对金军造成一定伤害!
崇祯心中泛起一丝苦涩。?w_a~n,b!e?n`g_o^.?c/o~m*
他己经做的够好了,纵观历史几千年那些亡国之君,不是荒淫无度,就是昏庸无能,或沉迷丹药,或宠信奸佞。
可自己,勤政爱民,以身作则,节衣缩食,甚至连龙袍上都打着补丁!
如果勤奋也有错,那朕真是无话可说了!
评价一个皇帝最大的标准,不就是勤政爱民吗?
崇祯自认他都做到了。
大明天灾人祸,积弊百年,他真的己经玩不转了。
“朕自信,自己是最有骨气、最有能力的亡国之君了!”
这话听起来有点凡尔赛,但他真觉得自己不是一般的“背锅侠”。
崇祯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,冰冷的寒风扑面而来,却无法冷却他内心的波澜。
眺望着远方,夜色中的汴京城,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。
“若非大明积弊百年,自己若是生在和平时期,凭着这份勤勉与心智,起码也该是一代明君,绝不会落得个吊死煤山的下场!”
崇祯不甘心!
如今,他来到了大宋。
这里同样面临着外患深重的局面。
但他坚持抵抗,尽最大努力守城,终于逆天改命!
更有了岳飞,一个真正值得他倾尽所有去信任、去依靠的股肱之臣。
崇祯的眼中,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。
他知道,这片土地的命运,这大宋的江山,将因他的到来,而彻底改写。
他要在这里,重新证明自己!
他要在这里,建立一个全新的、真正属于他的帝国!
......
翌日。
集英殿,北宋宫廷最常用的宴会举办之地,素来是皇家恩典、荟萃英才的象征。
它位于皇宫文德殿西侧,属外朝区域,便于容纳百官。
通常,这里是举办春秋大宴、科举“闻喜宴”或接待外使的场所,规格之高,非寻常赐宴可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