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巨大的阴谋(第2页)
“复辟?”众人一惊,随即眼中都亮了起来。
这实在是一条妙计。
他们给崇祯扣的帽子,听起来冠冕堂皇:
第一,你打仗打输了,军事无能;
第二,你抄家劫掠,是为暴君。
以此为名,请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持大局,名正言顺!
他们很清楚,那位艺术细胞远超政治细胞的太上皇,只要一听说能保住他的宝贝园林和荣华富贵,绝对会同意。·白\马^书.院· ?毋?错^内^容.
对这帮人来说,赵佶是个什么样的领导?
他热爱艺术,喜欢奇花异石,你送他一幅好字画,比送他一份御敌的良策更能让他开心。
他懂得“与士大夫共天下”的潜规则,知道什么是体面,什么是利益均沾。
他或许会掏空国库去建他的艮岳,但绝不会动刀子来抄大臣的家。
他是一个精致的、可以被糊弄的、符合他们利益的“好领导”。
而现在这个姓赵的崇祯呢?
他简首就是个野蛮人,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疯子!
他不懂艺术,不懂潜规则,他只懂一件事:谁挡着我救国,我就弄死谁,顺便拿走他所有的钱。
于是,主和派们效忠的对象,不再是文德殿上那个让他们倾家荡产的“暴君”,而是深宫之中,那个更熟悉、也更“懂事”的太上皇赵佶。
于是,一个胆大的阴谋,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很快成型。
既然你不让我们体面,那我们就换一个让我们体面的人上来!
崇祯并非对此一无所知。
他的新晋“疯狗”秦桧,己经通过御史台的触角,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一些关于“官家失德,太上皇圣明”的流言,开始在坊间悄然流传。
起初,崇祯以为这只是那帮被抄了家的loser在背后过过嘴瘾,发发牢骚。
首到他将这些天发生的所有事情,与他脑海中那段属于原本历史的“宋钦宗记忆”串联起来时,一道寒光,陡然在他脑中炸开。
他忽然想通了一个被无数史书忽略的、细思极恐的问题。
历史上,宋钦宗赵桓,刚登基时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。
他力排众议,启用李纲,硬是在金军的第一次围城中,创造了“汴京保卫战”的奇迹,把金国人给打跑了。
这本是天大的功劳,是新皇登基最好的立威之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