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重振山河(第3页)

 他表现出的这份沉稳与大局观,让崇祯心中更加认可。 

 为安天下臣民之心,崇祯下旨,仍以东京汴梁为京师,以示不忘故土之意。 

 同时,将迁都目的地江宁府改名为金陵府,并正式定其为行都,又称留都或陪都,地位仅次于京师,表明此地将是朝廷临时施政之所,而非永久放弃北方。 

 随后,一系列迁都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。 

 宗泽被任命为东京留守,加封太尉,并节制河北、山东两地的军队,负责安定北方局势,守卫东京。 

 其余王公贵族,文武百官,尽数奉旨南迁,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金陵府的旅程。 

 与此同时,大宋军队的战略部署也随之调整。 

 韩世忠率部屯驻淮河防线,作为抵御金人南下的第一道屏障。 

 刘光世则率军驻扎在淮西,即后世凤阳一带,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,战略位置同样重要。 

 崇祯深知“守江必守淮河”的军事要义。 

 单纯守卫长江,形同虚设,真正的防线,必须前移。 

 因此,他谋划着将兵力梯次配置:山东与淮河一线,将成为阻击金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; 

 徐州,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,将设为第二道防线; 

 淮河则是第三道天然屏障; 

 而长江,作为最后一道防线,仅是依仗。 

 如此层层设防,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大宋南部地区的安宁。 

 南迁的准备工作,规模浩大,耗时良久。 

 从宫廷宗室的搬迁,到各部官员的随行,再到军队的调动部署,每一项都牵涉甚广,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物力。 

 正当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时,变故骤生。 

 这一日,殿内正在商议迁都细节,突然有快马急报,传入殿中。 

 报事之人连滚带爬,语带颤音,面色惊恐地大呼:“不好了!陛下!金军……金军又打来了!首奔应天行在!” 

 此言一出,殿内瞬间陷入死寂,随后便是百官的惊骇与喧哗。 

 而此次南下的金军,为首的赫然便是金国西太子完颜宗弼,即金兀术! 

 百官闻其名,无不骇然变色,空气中仿佛凝固着死亡的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