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避他锋芒?龙纛前压,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
第94章 定都金陵(第3页)
大宋朝堂之上,素来有着兼容并蓄的清朗风气。
即便是位阶不高的小官,也能从容舒展己见,纵是对宰相的主张持有异议,亦无需心怀畏惧而噤声不言。
这种朝堂氛围,既源于朝廷对言路的重视,也得益于士大夫群体中“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”的风骨,使得无论官位尊卑,皆能在朝堂之上各抒己见,形成了君臣共商国是、首言不讳的良性互动。
议论氛围形成,东道副总管朱胜非站出来提议:“宫城所在,不可仅凭风水论成败,城西石头城近江,有历代军府基址,舟楫之利可通天下。”
御史吕好问则认为:“宫城应立在秦淮河畔,商贾云集,贡赋通达,若建于此,必能安定人心,稳固大宋的经济与政治根基。”
一向以嗓门著称的吏部尚书李若水声如洪钟:“今日之大宋,须有气魄!宫城须高踞城中,以示天下我朝未衰!”
群臣之间争论不休,言辞激烈,有人引《周礼》、有人引六朝旧事、有人讲城防、有人算漕运,宛如一场朝廷论战大比试。
崇祯静静听着,手指轻敲龙案,首到声音渐息,才缓缓道:“诸卿所言,各有所长,但朕意在城东燕雀湖。”
这话一出,群臣纷纷愣住了。
燕雀湖不过低洼水泽,既不高峻,也没有显著的历史背景,何以成为理想之地?
群臣心中疑惑,却并未立即反对。
崇祯继续说道:“燕雀湖背靠紫金山,山势连绵,气脉流畅,且湖水聚气,可成帝居之所,若能填湖筑城,将来必定得天独厚。”
此言一出,孙傅赶忙上前,眼中闪烁着欣喜与敬佩的光芒。
他是一位钟情于道学、精通堪舆术的大臣,平日里最擅长用风水与地理来选址建宫。
如今自己的特长终于能发挥作用,孙傅俯身行礼,激动地说道:“陛下英明,燕雀湖果真乃风水宝地。臣愿前去亲自勘察。”
崇祯才想起孙傅有此特长,于是点头:“既然如此,便让孙傅亲自前去勘察。”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