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北疆空悬,燕云之痛
“李相国、孙相国!”
崇祯在朝会上看向李纲和孙傅:“二位丞相身负重任,总领中书省,今后各省巡抚人选,若有贤能之士,你们可各自举荐两人!”
李纲与孙傅对视一眼,心中凛然。
这既是信任,更是责任。
巡抚乃是封疆大吏,他们一人就能举荐一人,这是何等信任?
崇祯目光扫过六部尚书:“六部尚书,各可举荐一人!”
六部尚书纷纷应诺,但很快便有官员露出犹豫之色,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。
果然,皇帝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:“朕有言在先!凡被举荐者,若在巡抚任上不作为,或尸位素餐,致政事荒废,民生凋敝;或贪赃枉法,触犯国法,皆要对举荐者连带追责!轻则降职免官,重则革职查办,永不叙用!”
此言一出,殿中顿时鸦雀无声。
这份“连带责任”的重压,让那些本想随意推荐几名亲信的官员,瞬间打消了念头。
他们必须慎之又慎,因为这将首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乌纱帽,甚至身家性命。
如此一来,他们必须确保自己举荐的巡抚,是真正能为国效力的干臣。
当然,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举荐。+微,趣*小?税_ -埂`新/嶵?筷+
如工部尚书赵鼎,他本就小官出身,蒙圣恩得以高升巡抚,人脉稀薄,见识短浅,实在没有可举荐的人才。
最终,六部尚书只有两个人举荐。
丞相李纲和孙傅,也是各自举荐一人。
经过半个月的紧张考较和慎重推荐,第一批巡抚人选名单终于出炉。
除了西位是中枢重臣举荐,余者都是经过崇祯亲自考核录用的。
然而,十五个巡抚位置,名单上却只有十三人。
河北行省和山西行省的巡抚人选,留下了空白。
崇祯翻看名单,眉头微蹙,抬起头来,沉声问道:“两河地区的安抚使好转运使呢?因何没来?”
李纲心头一凛,硬着头皮解释道:“回禀陛下,自陛下广发召令,召各路安抚使、转运使回京述职以来,唯有河东路与河北路的旧任安抚使、转运使,杳无音讯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