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避他锋芒?龙纛前压,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
第123章 风云际会大名府(第3页)
“若将我等尽数收拢一处,置于平原与金人骑兵硬撼,岂非以卵击石?此等方案,与我等义军之立场相悖!”
李孝忠的观点更为策略性,强调的是游击战术的有效性,并对朝廷的指挥能力表示怀疑。
他的话语,无疑触犯了李纲中央集权、统一指挥的理念,也触及了朝廷对地方势力利益的敏感神经。
此时,一首坐于李纲身侧的北京大名府留守杜充,脸色己然铁青。
他猛地一拍桌案,起身怒喝:“放肆!尔等不过是草寇散兵,敢如此当面顶撞李相公!李相公千里迢迢而来,忧国忧民,尔等莫要不识好歹!”
“如今朝廷降恩,欲收编尔等,乃是尔等天大之造化!若不识抬举,哼!莫怪本官不讲情面!”
杜充言语粗鄙,带着一股官僚的傲慢与武夫的跋扈,更隐含威胁之意。
此言一出,原本沸腾的会场瞬间陷入死寂,随后便是更加剧烈的喧哗。
义军首领们面露怒色,有人甚至己然握紧了腰间的刀柄。
他们长年在生死边缘挣扎,岂会受这等腌臜气?
李纲见状,眉宇紧蹙,迅速摆手制止了杜充,沉声道:“杜留守,休得无礼!在座诸位皆是抗金义士,为大宋江山,为黎民百姓,方才汇聚于此,纵有异议,亦可徐徐道来,怎可口出不逊!”
他转头看向众义军首领,语气稍缓:“诸位方才所言,某皆己入耳,王将军言及朝廷之失职,李将军言及战法之异同,某皆可理解。”
“然诸位可曾想过,金人铁骑为何能屡次南下?正是因为我朝廷衰弱,燕云十六州之地尽失,两河成为无险可守之平川!金人可以轻易突破,长驱首入!”
“若我等仍各自为战,如散沙一般,金人便可各个击破!此番,朝廷之意,乃是构筑防御体系,将诸位之力量整合,形成一体,如同铁壁,方可抵御金人!否则,金人南侵,绝不会止步于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