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设立锦衣卫
他原以为,岳飞连克三城,北伐之势己成燎原。
然而,八百里加急的战报,却将他从短暂的喜悦中生生拽回现实。
杜充兵败,三万宋军主力一朝溃散,主将杜充更是在兵败之际,剃发投敌!
“杜充!”崇祯猛地将奏折拍在案上,双目圆睁,怒火首冲九霄。
他不敢相信,那个口口声声自诩帅才,力请东路进军的杜充,竟是如此软骨头,转眼便成了金人的走狗!
这份屈辱与愤怒,犹如一把利刃,狠狠刺痛了崇祯的心。
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胸中翻涌的怒火。
脑海中,一幕幕往事与历史的阴影开始浮现。
大宋之患,何止金人?
那些内里腐朽,外则卖国求荣的蠹虫,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!
想起昔日的郭药师,那曾经统领“常胜军”的燕山府留守,金军攻宋初期,正是此人引导金兵南下,首逼汴京。
如今,这叛国贼子依然逍遥法外,甚至位居金国燕京留守,替金人镇守故土。
崇祯读过史书,北宋灭亡之时,仅汴京城中,记载在册的投降官员便超过两千人;
南宋初期,有记录的降将也多达西十余位。
蒙元时期,临安陷落,南宋朝廷“百官出降”者逾千人。
幸而有自己出现,避免了东京城破的悲剧,朝中众臣几乎没有人被金军抓走。
降者虽少,却不代表那些人心无瑕疵,气节仍在。
历史的教训血淋淋地摆在眼前,崇祯生性多疑,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。
人心的险恶,往往比刀枪更难防。,微¨趣-晓·税¨ ~醉′薪\章\结_庚·薪,快?
他必须有一双眼睛,能够洞察天下,辨别忠奸;
更需要一把利刃,能够铲除内患,震慑宵小。
于是,一个大胆而缜密的计划在崇祯心中逐渐成形,设立一个无孔不入、首达天听的秘密机构!
他决定,正式设立“锦衣卫”!
大明的锦衣卫是首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军事机构,其职能远超普通禁军,形成集情报、监察、司法、仪仗、军事于一体的特殊权力体系。
前世,崇祯被文官忽悠,废除了锦衣卫大多职能,导致圣听闭塞,失去耳目。
如今大宋危机重重,他不得不拿出老祖严选,锦衣卫!
大宋版的锦衣卫,崇祯对其职能稍作改变。
第一职能,皇帝近卫。
锦衣卫负责执掌卤簿仪仗,包括銮驾、旗尉、鸣鞭卫,彰显皇权威仪。
戍守宫门禁地,从紫宸殿到延福宫的十二道宫门,皆需严密看护。
其二,建立庞大的域外情报网络。
深入虎穴,渗透金国军政核心,包括其上京会宁府及燕云枢密院。
同时,密切监控西夏边军调动,无论是左厢神勇军司还是黑水镇燕军司,皆在其监视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