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国际笑话(第3页)
但李彦仙笔下的“滑铲打虎”,将这种英勇彻底矮化成了滑稽剧。
摔跤、匕首拿反、追着屁股插箭,这些细节让本应崇高的英雄事迹,充满了反差萌和喜剧效果。
宋人笑的是金人的“英雄”竟如此不堪,没有中原武将的儒雅风范,反像个粗鲁的村夫。
这种将英勇贬低为滑稽,将庄严的历史事件解构成一场场粗鄙闹剧的手法,正是李彦仙的目的,也是能让宋人读者会心一笑的精髓所在。
还有那“狗拉爬犁创文字”的故事传开后,宋人无不嗤之以鼻,又感到莫名的优越感。
在宋人看来,文字是神圣的,是仓颉造字,是文明的象征。
而金人竟将自己文字的起源归因于狗爪子在雪地里乱跑,这是对一项严肃的文化创造功绩的极致矮化和侮辱。
这完美迎合了宋人长期以来以“天朝上国”自居,视北方部族为“蛮夷”,其文字为“虫鸟书”的优越心理。
皇城司的同僚们在私下里评论:“妙啊!李百户此计甚毒!以后我等私下便称女真文为‘狗爬字’或‘雪地犬书’,看他们还如何妄称正统!”
最离谱、最引人关注的,莫过于金人祖宗“冻尿崩城计”的故事。
更是让宋人对金人的“智慧”感到啼笑皆非。
百姓们说:“听一次,比解闷药还管用!真是笑死个人!”
连金陵的官宦人家,私下里也在津津乐道地传播着这些段子。
江南的士大夫们闻听此计,纷纷摇头晃脑,装模作样地评论:“呃……有伤风化,有伤风化!以此秽物破敌,纵胜亦不武也!真乃夷狄之智,可笑可叹!”
他们将这种“智慧”与诸葛亮“水火之计”等经典战例对比,金人的计策显得极其粗鄙、肮脏且完全不靠谱,充满了对北方苦寒之地和女真“蛮夷”身份的刻板印象和歧视。
仿佛金人除了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法子,就再无其他高明计谋。
这些故事共同的特点就是:将金人的英勇矮化为滑稽,将他们的智慧贬低为愚昧,将金人的文化瑰宝污名化,将庄严的历史事件解构为一场场粗鄙的闹剧。
这正是大宋锦衣卫的目的,通过文化渗透和心理战,消解金人在中原人心中的威慑力与正统性,为未来的反攻奠定民心基础。
而金人却浑然不觉,还在为这些“神话”的广为流传而沾沾自喜,以为汉人正被他们的“祖宗威风”所震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