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奸臣的觉醒(第3页)

 担心金人听不明白,秦桧阐述了具体的招降方式,建议金国以太上皇赵佶的名义,发布一份“劝降诏书”。 

 这份诏书的内容,可以由金国方面拟定。 

 诏书的目的,是瓦解大宋军队和民众的抵抗意志。 

 诏书可以宣称,金国并非要彻底灭绝大宋,金国希望与宋朝和平共存。 

 大宋只需向金国称臣,并按时缴纳贡品,便可保全政权。 

 秦桧认为,这种方式,能够对大宋军民的心理产生冲击,削弱他们的斗志。 

 秦桧还主动提出,他可以为金国起草一份《招降崇祯书》,文中运用“存亡继绝”这一概念。 

 金国可对外宣称,他们会允许大宋政权的延续,保留宋朝的宗庙社稷。 

 秦桧认为,这种诱惑,能够促使崇祯皇帝放弃抵抗,从而实现金国的战略目标。 

 “对于一个君主而言,能够保全自己的王朝不被彻底毁灭,是一个巨大的诱惑,这比彻底灭亡更易被接受。” 

 秦桧贴心的详细解释了这种说辞的吸引力。 

 他在陈述过程中,思维清晰,语言逻辑严谨,所提出的文书草稿和策略,并非空泛理论,而是具有可操作性。 

 显示出他对大宋朝廷内部情况的深入了解,对大宋官员的性格、政治倾向,甚至文化传统,都展现出深刻洞察。 

 耶律涂山听后,明显感觉到眼前这位大宋官员,能力不菲! 

 “你,说的很好!” 

 耶律涂山对秦桧的看法开始转变,此人确实有些门道,能够洞悉宋朝内部状况。 

 秦桧的这些建议,使他初步获得了耶律涂山的信任。 

 他的身份也开始转变,不再只是一个普通被俘人员。 

 金国人开始将他视为一个“可供利用的汉人谋士”,将担任“文书与参谋”的角色。 

 秦桧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,不再居住在冰冷的土坯房中。 

 金国为他提供了独立的住所,这个住所虽然简陋,但至少有了取暖的炉火,以及基本的食物供应。 

 金国还为他提供了纸笔墨,让他在五国城中,为金国出谋划策。 

 秦桧的主要工作是起草各种针对大宋的文书,并整理他所知道的宋廷情报,以及分析大宋官员的弱点,评估他们对金国的潜在威胁。 

 从这一刻起,秦桧彻底沦为金人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