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入住紫禁城(第2页)

 这些名字不仅仅是说明建筑功能,更是皇帝建立“奉天承运”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 

 这一天,崇祯把左丞相李纲、右丞相孙傅,工部尚书赵鼎等重要的朝廷大臣召来,商量搬进新宫殿以后的具体事情。 

 崇祯坐在龙椅上,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臣子们,开口说:“李卿,孙卿,赵卿,新宫前朝三大殿,乃我大宋皇宫之核心所在,其命名至关重要,依你们看,当如何命名为妥?” 

 李纲向前一步,拱手奏道:“陛下圣明,依祖制,东京皇宫前朝三大殿,乃文德殿、紫宸殿、垂拱殿,臣以为,沿用旧名,可示法统延续,令天下百姓知我皇室秉承祖训,以文德治天下。?3~w′w·d~.¨c·o~m·” 

 李纲所言,是基于大宋百年来的治国方略。 

 北宋素以文治著称,皇帝日常听政、接见群臣的文德殿,其名便取“文以载道,德润生民”之意,首接呼应了“崇文抑武”的基本国策。 

 此名源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中“文命敷于西海”一句,强调以文德教化天下,具象化了“文治优先”的理念。 

 这在大宋文人治国的传统中,是根深蒂固的象征。 

 崇祯摇了摇头,表示不满意。 

 这都什么时候了,还玩崇文抑武那一套? 

 求求你们给武将一条活路吧,朕还得指望他们护着呢? 

 搞不好得和历史上宋高宗赵构那般,一路跑跑跑,躲到大海上。 

 如今崇祯的基本盘大多数武将集团的效忠,怎会再崇文抑武自缚手脚? 

 他还指望着北伐,收复故土,开疆拓土,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大宋呢! 

 “李卿所言,朕岂会不知?然大宋历经靖康之变,国势衰微,正是因文治过甚,武备松弛所致!朕迁都金陵,并非苟安一隅,而是要重振大宋雄风,扫荡鞑虏,收复故土!若依旧沿用旧名,岂非向天下人宣告,朕仍要走那‘崇文抑武’的老路?” 

 崇祯语气沉静,耐着性子和他们讲道理。 

 殿内一下子安静下来。 

 大臣们互相看了看,心里都震动了。 

 崇祯皇帝登基以来,行事雷厉风行,几次整顿军队,提拔武将,己经隐约表现出他要加强军事力量的决心。 

 现在竟然连宫殿命名这种“小事”都这么坚定,可见他的决心有多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