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突闻噩耗
崇祯解释说:“乾清宫,乃朕之寝宫与日常理政之所,乾为天、为君,象征朕代天牧民的至高权力。”
“坤宁宫,皇后寝宫,坤为地、为母,象征皇后母仪天下之职责,取‘天覆地载’之意,与乾清宫形成阴阳对称格局,此乃效法古制,以示帝后共治,阴阳调和。”
李纲等人微微点头,几人都是学识渊博之人,这些寝宫的名字,来源于《易经》里“乾是天,坤是地”的宇宙观,很好理解。
几人纷纷表示赞同。
其实关于宫殿起名,主要在于皇帝,毕竟是皇帝的家,肯定要挑自己喜欢的名字。
崇祯活了几十年,听惯了这些宫殿名字,故而不愿改,也有效仿太祖皇帝朱元璋之意,重立大明!
无论是国都还是皇宫选址,以及宫殿名字,他都走了一遍老朱走过的路。
除了这几座主要的殿堂,其他的附属宫殿,比如文华殿、武英殿、后宫的偏殿、御花园等,都还没建完。
这些工程量很大,还需要好几年才能全部完工。
但崇祯并不在意,因为南京紫禁城的皇宫功能己经完全具备了,后面的建设只是完善,本质上不影响正式启用。
普通人家乔迁之喜,往往请朋宴客,以示重视。
皇帝搬进新宫,更有着一套庄重的仪式,需向上天宣告新宫殿启用!
数日后,黄道吉日。/嗖?艘-小/税¢蛧/ ·追?蕞_歆`璋*結*
天刚蒙蒙亮,整个南京城就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氛。
金黄色的阳光穿过晨雾,洒在新建好的紫禁城琉璃瓦上,折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崇祯皇帝穿着绣有十二章纹的皇帝礼服,神情庄重肃穆。
他带着文武百官,队伍整齐地行到新宫殿的奉天殿前。
殿前广场上,一个高大的祭坛己经搭好了,祭品丰盛庄严,太牢(牛、羊、豕三牲)陈列其上,香炉中青烟袅袅,首冲云霄。
礼官高声唱礼,声音洪亮,穿透云霄。
崇祯缓步上前,焚香跪拜。
百官随其后,黑压压一片,皆是俯首跪地,不敢抬头。
这仪式遵循儒家“天子祭天”的规矩,预示着新宫殿的启用得到了天地神灵的认可。
一个穿着黑色礼服的祭天官,手里捧着卷轴,迈着稳重的步子走上祭坛。
他面向北方,声音抑扬顿挫地宣读着《祭天告竣文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