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朝野震动(第3页)
“报!”
一名兵部郎中入殿禀报,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与振奋。
“陛下!河北军节度使王彦,自大名府出兵东进,在博州一代伏击金军,斩杀金人五百余人!并在山东境内,多次挫败金军攻势,迫使金人暂时撤退,阻止了其南侵步伐!”
“好!”崇祯皇帝闻言,原本紧绷的脸庞瞬间舒展开来,眼中精光西射,忍不住抚掌大喜!
这真是一场及时雨,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提振士气!
他一扫之前的怒容,兴奋地连连道:“好一个王彦!真乃我大宋股肱之臣!”
朝野上下,为之振奋。
原本笼罩在南京城上空的愁云惨雾,也因此消息而消散许多。
文武百官纷纷盛赞官家识人有方,慧眼识珠。
李纲更是抚须长叹:“陛下英明!此乃天佑大宋也!”
姚友仲也拱手道:“陛下,八字将军王彦,果真不负圣望!臣观其部署,不仅将河北经营得固若金汤,此次更是主动出击,出其不意,跨行省作战,挫败金军锋芒,实乃大宋之幸!”
韩世忠眼中也闪烁着赞许的光芒。
他虽然心急北上,但对于王彦的战功,同样由衷敬佩:
“王将军此战,足可提振我军士气,震慑金贼!陛下识人之明,非臣等所能及!”
崇祯皇帝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。
这位被他一手提拔到河北军节度使职位的“八字将军”王彦,正是他在位初期,力排众议,顶着巨大压力启用的悍将。
王彦不负所托,不仅将河北这片对抗金军的最前线经营得固若金汤,更能在金军压境之时,主动出击,深入敌后,挫败金军锋芒,实在是大宋之幸!
正是有了王彦这样的忠勇悍将,才让崇祯在金军来势汹汹的重压之下,看到了扭转战局的希望,也让所有大宋臣民看到了抗金胜利的曙光。
不过,这仅仅是一场局部的小胜。
金军的十西万大军,三路并进,如潮水般涌来,大宋面临的,依然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。
崇祯看向殿内群臣,沉声道:“王彦虽立奇功,然金贼主力未退,诸卿不可掉以轻心!东路、中路、西路,皆需严防死守,绝不能让金人前进一步!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沉重:“此战,关乎大宋存亡,关乎我汉家天下!朕与诸卿,当戮力同心,誓死抗金,绝不退让!若有畏战退缩者,无论何人,朕必不饶!”
殿内群臣齐声应诺,士气为之大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