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发现一个人才!(第2页)

 完颜宗翰亲令两千精锐突击,首攻宿州城西门。 

 结果,西门守军稳扎稳打,神臂弓、弓弩、火铳齐发,加上滚木、礌石、火球齐下。 

 短短一炷香时间,金军攻势土崩瓦解,尸横城下,兵败如潮水倒退。 

 这一役之后,完颜宗翰脸色铁青,硬是压住怒火不再轻启攻势,老实了许多。\白¨马*书!院` \免!沸_岳+黩* 

 转瞬,三日期限己到。 

 按照城楼上的约定,今日该是宋军释放所俘金兵俘虏的日子。 

 至于如何释放,崇祯早在心里做了盘算。 

 表面是履约善待,实则要借此再一次拖延时间。 

 “不过,派谁去谈判?” 

 这是个棘手的问题。 

 金军这边的首脑是完颜宗翰,喜怒无常,脾气暴烈,城楼上三日的对骂早把他气得眼睛都红了。 

 真正敢去他的大营谈判的人,若一个步骤走错,很可能有去无回。 

 况且,出使金营,不只是为了走个过场,这次的首要任务,是要拖住话题、拖住节奏、拖住时间,为西面合围的宋军赢得更多机会。 

 金人也不傻,他们若察觉到这一点,绝不会轻易放使者全身而返。 

 此番随驾的文臣、武将皆是朝中重臣,是治国理军的骨干,崇祯自不会拿这些人去冒这种未知的险。 

 他当即传下旨意:“从文武官员中择人,要求能言善辩、胆识过人,又机灵圆滑,既要稳住金军将领的疑心,又要能在关键时刻周旋拖延。” 

 枢密使领命,立刻开始从宿州守军、近卫、随行幕僚中遴选合适人选。 

 城中人心为之一紧,谁都明白,这趟出使金营,看似是“讲和放俘”,实则是一次踩在刀锋上的试探,搞好不好会被金人给活剐了! 

 谁都怕死,不愿接这个差事。 

 有不怕的想接,但苦于不擅口舌。 

 ...... 

 大宋还是有人才的。 

 不到半日,就有人站了出来,自告奋勇。 

 “陛下,臣王伦愿往!” 

 来人姓王名伦,乃是正七品朝奉郎,年逾西十,身着素净青袍,腰悬鱼袋,面色削瘦却精神奕奕。 

 崇祯眉头一挑:“王伦?” 

 这个名字,他在《宋史》中有些印象,此人乃是大宋著名的外交官。 

 王伦,字某,系北宋宰相王旦之弟王勉的玄孙,世家之后,本该锦衣玉食,可家道早衰,家贫如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