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第二次谈判(第2页)

 “至于岁贡,去帝号,以及杀粘罕,我大金绝不可允!” 

 完颜宗翰冷笑一声,心中虽憋着气,但眼下兵败粮短,他也明白再战凶险,只得闷声应下:“好,就先暂行此策,待我大金重整旗鼓,再踏燕云!” 

 完颜宗辅拍案下令:“时立爱,你再走一趟顺州,与宋使续议,我军可议割蓟州、顺州,其余条件再作周旋,先拖住他们,不达目的誓不收兵之意要缓,反让他们觉得还有得谈。.删¨芭?墈′书!网+ *芜_错+内`容\” 

 最终,三大元帅定下折中方案,飞马呈报里之外的上京会宁府,请示皇帝完颜晟最后定夺。 

 其实,以三大元帅的地位,他们联合提出的议和条件,金廷必然会应允,不过程序还得走一遍,以示对皇帝厉喝朝廷的尊敬。 

 况且,时立爱来时,金廷对议和条件也曾商议过底线。 

 出血是必然的。 

 ...... 

 不到半个月,三位元帅的折中方案经飞骑传往上京请求批准。 

 接到再度会晤宋方的命令时,时立爱心知这一次,大金终究是要让步了。 

 他熟悉宗辅定下的方案:割出蓟州、顺州,撤宗翰元帅之位,这就是底牌,但如何在谈判桌上保住剩下的“肉”,就看他这一趟的应变了。 

 与此同时,王伦也在燕京收到崇祯的旨意。 

 圣谕简明扼要:“卿前功甚伟,今金国复请议和,可趋顺州再谈。” 

 王伦抬眼看向天光,心底己有盘算。 

 第一次赴会,他是单枪匹马闯入金营,这不是缺人,而是有意为之。 

 一方面是施压,让金人看出大宋志在必得; 

 另一方面,也是震慑,对方若真敢杀使,那便是给宋军压境的借口。 

 可第二次不同了,如今金国主动再提和,定是答应了一些条件,那么就该拿出正式的团队与场面,去把这份让步落实成白纸黑字。 

 “这不仅是给金人看的阵势,更是给天下看的凭据,”王伦想,“也是给后世史官、朝臣们留下铁案,北伐可不是白打的。” 

 于是,王伦带上鸿胪寺几名资深官员,专责全程笔录与誊抄合约草案,以免事后各执一词。 

 又选了几位精通律令的从官,一旦涉及割地、交接、防线划分,便可随时引经据典、搬出法理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