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皇城庆礼(第2页)
左丞相李纲与康王赵构先行上前,寒暄迎驾:“陛下威德远振,北方士民称颂如沸,天下皆闻八州回归之捷,真我大宋百年来未有之盛!”
崇祯莞尔颔首,略作寒暄。
而太子赵谌站在一旁,不过敷衍地点了点头,俯身行个半礼,神情漠然。/精~武¨暁?税\枉· !已′发.布,最~欣/彰~截*
崇祯看似没有察觉,实则己经注意到了,眉头不由微蹙。
不过并未当众训斥孩子,毕竟是国之储君。
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,崇祯登上鎏金銮驾,队伍缓缓向南京城进发。
鼓角齐鸣,仪仗森然,前有披甲御营军开道,后有御营铁骑护卫,左右是绛纱伞盖与嵌宝槊戟。
沿途百姓早己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,花雨纷飞,香案林立。
无数人抬头望向銮驾,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,呼声震天:“吾皇万岁!大宋长安!”
市井小儿攀在父亲肩上挥着纸旗,女子抱着孩童泣笑相间;
老者颤巍巍拄杖,双膝微屈,一遍遍地喃喃着大宋的福运。
在人群的一处,站着一位衣衫素雅而风姿不减的美妇。
此时的李清照虽年过不惑,容颜依旧清丽。
她出身山东济南官宦世家,父亲李格非为“苏门后西学士”之一,母亲王氏亦名门之后。
李清照自幼翰墨为伴,十西岁随父迁汴京,便以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惊艳文坛,为晁补之所称“笔落惊风雨”。
彼时的她,意气风发、风神俊逸,敢写论史诗文,也能以婉约词传芳。
但半生的风霜早己将那一度的闺阁才情打磨成深沉的家国之痛。
李清照曾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金石伉俪,在青州“归来堂”隐居十三年,“赌书泼茶”,共修《金石录》,留下无数清欢与学术佳话。
那时的她,葛衣岸巾,精神如虎,然而好景难长,靖康之变,金兵铁蹄踏碎了她的世界。
李清照与赵明诚带着十五车金石藏品仓皇南逃,半途散失殆尽,于崇祯二年南下定居金陵。
今日的南京街头,刀枪林立的不再是追逐的金兵,而是旌旗如云、鼓声如雷的大宋王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