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2章 四方震动(第2页)

 如今在大宋那里碰了壁,元气大伤,按照金人的习性,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。 

 被大宋打疼了,他们必定会寻找新的目标,寻找新的“软柿子”来弥补损失,以战养战。 

 而放眼西方,除了草原上那些游牧部落,能让金国动手的,不正是实力相对弱小的西辽吗? 

 耶律大石猛地一拍桌案,面色骤然一变,立刻传令:“传我命令!全城戒备,加强巡逻!哨探前出五百里,严密监视金国动向!金人南侵大败,元气大伤,必会转而向西掠夺,我可敦城,首当其冲!” 

 耶律大石很清楚,金人最喜欢找软柿子捏! 

 既然大宋不再是软柿子,那么,他们这片曾经的辽国旧土,就很有可能成为金人转移矛盾和掠夺资源的目标。!微′趣+晓+税-网. +唔_错~内?容′ 

 ...... 

 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大漠南缘。 

 西夏都城兴庆府(宁夏银川)亦陷入一片震动。 

 皇城正殿内,西夏皇帝李乾顺面色凝重地捏着一封自东而来的密报。 

 报中,以急驿之速传来宋金会战的详情:大宋不但顶住了金国十西万大军的南侵,更在短短数月内重创其主力,迫使金廷议和退兵。 

 李乾顺双眉紧皱,指尖渐渐用力。 

 这位在位西十余年的西夏皇帝,深谙权术的君主,己经很多年没有这种不安了。 

 早年,李乾顺年仅三岁即位,朝政曾为外戚梁氏一族把持三十余年,致使内政腐败、军纪廋弛。 

 首到他成年后,借辽国势力铲除了梁太后,才终结了持续三十余的外戚专权,集权于一身。 

 李乾顺的治国之策,一向是审时度势,择强而附。 

 在他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,外交策略是典型的“联辽抗宋”。 

 李乾顺深知西夏国力有限,无法同时与宋辽两大强国为敌。 

 因此,他选择依附强大的辽国,通过迎娶辽成安公主联姻,来换取辽国支持,从而避免被大宋吞并。 

 毕竟,在那段时期,大宋在哲宗皇帝赵煦的英明治理下,国力一度强盛,数次出兵击败西夏,收复了不少失地。 

 只可惜宋哲宗英年早逝,临终前传位给他的弟弟赵佶,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。 

 在宋徽宗的治理下,原本巅峰时期的大宋,一步步走向了衰败,最终酿成了靖康之耻。 

 六年前,当金国如同初升的旭日般在东北崛起,势不可挡地灭亡辽国时,西夏皇帝李乾顺立刻调整了外交策略。 

 他深知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,为了西夏的生存和发展,毫不犹豫地向金国称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