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 后宫不得干政!(第3页)

 原本以为,官家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儿子,可以任由她摆布。 

 谁知,自他南渡以来,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,尤其是那双眼睛,锐利得仿佛能洞穿一切。 

 尽管被崇祯的气势所摄,但郑氏毕竟是宋徽宗的皇后,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她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子。 

 她定了定神,强撑着气势,语气中带着一丝指责:“皇帝!你怎可如此对待哀家?哀家今日来此,是为了太上皇!哀家听闻,你将太上皇发配到岭南那等瘴疠之地?他好歹是你父皇!你如何能这般绝情?” 

 此言一出,崇祯的脸色瞬间阴沉到了极点。 

 太上皇赵佶三番两次的复位谋逆,自己没杀他己经格外仁慈了,如今郑氏却以此来质问他,无疑是触碰了他的逆鳞。 

 “放肆!” 

 崇祯猛地一拍扶手,怒吼一声,震得殿内器皿嗡嗡作响。 

 他的目光如刀,首射郑氏,声音冰冷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后宫不得干政!此乃大宋祖宗家法!太上皇后莫非忘了不成?!” 

 宋朝的“后宫不预政”原则,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,而是由开国皇帝宋太祖、宋太宗通过立法、定规确立的家法,并被写入《宋会要辑稿》《宋史·后妃传》等官方文献,成为后世皇帝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。 

 宋太祖赵匡胤亲历五代乱局中后妃、外戚干政的危害,深知其对皇权的威胁。 

 他即位后立即限制后妃权力,明确规定“后妃不得与闻政事”,甚至禁止后妃与外臣私下接触。 

 同时,宋太祖还削弱外戚势力,规定后妃家族不得担任宰相、枢密使等“二府”要职。 

 宋太宗赵光义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了规则,明确将其纳入“祖宗家法”,并建立了“台谏监督制度”,允许御史台、谏院官员弹劾“后妃干政”行为。 

 崇祯此言,乃是引用祖宗家法,占据大义。 

 “哀家……哀家好歹是你母后……你怎生如此无礼?” 

 郑氏不甘心地嘟囔着,搬出“母后”的身份来压制崇祯。 

 “闭嘴!” 

 崇祯龙颜大怒,那股杀伐决断的帝王气势铺天盖地而来,让郑氏吓得脸色煞白,浑身颤抖。 

 她下意识地后退几步,跌坐在椅子上,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气焰瞬间消散殆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