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新官上任(第3页)

 那么,接下来与西夏使臣的会谈中,边境贸易必然是重点议题。 

 王伦在鸿胪寺多年,深谙外交之道,对于边境贸易的各种条款、利弊也了然于胸。 

 他知道,这既是西夏所需,也是大宋可以利用的筹码,自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,研读大宋与西夏历年的边境协议,了解双方的需求与底线,为即将到来的谈判做好充分的铺垫。 

 “下官这就着手准备,定不负陛下与李相公重托!”王伦掷地有声地说道,信心满满。 

 ...... 

 金陵皇城内,乾清宫中。 

 崇祯帝端坐案前,笔走龙蛇,案牍堆积如山。 

 自班师回朝以来,政务如同潮水般涌来,北伐后的善后、新政的推行、各地奏疏的批阅,每一项都耗费着他巨大的精力。 

 他一坐便是几个时辰,沉浸在公务之中,全然不知窗外日升月落。 

 大宋这艘巨轮,在他的掌舵之下,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新的航程。 

 待到批阅完最后一本奏疏,己是夜色深沉。 

 崇祯帝放下朱笔,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 

 长时间的高度集中,让他感到一丝疲惫。 

 抬眼看向侍立一旁的内侍总管康履,问道:“康履啊,朕近日政务繁忙,脑中昏沉,可有什么金陵城内的闲情趣事,说来听听,也给朕解解闷?” 

 康履躬身应是,深知官家劳苦,平时不苟言笑,如今难得放松,便绞尽脑汁搜罗城中趣闻。 

 他先是说了几桩百姓安居乐业、歌颂圣明的小事,又讲了些市井百态的俚俗笑谈,将金陵城恢复生机后的繁华景象娓娓道来。 

 崇祯帝听着,脸上也渐渐露出了轻松的笑意。 

 正当康履准备再说一桩新鲜事时,忽地一拍脑袋,笑道:“瞧老奴这记性,差点忘了天大的喜事!回禀官家,金陵城中,近日有一位才女,为官家您作了一首诗,如今己在坊间广为传唱,备受赞誉!” 

 说着,康履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素笺,双手呈上。 

 崇祯帝接过,展开素笺,就着宫灯的光亮,只见上面娟秀的小楷写着一首《鹧鸪天》,词句清丽,意境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