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 官家密旨(第2页)
这些都是火器部队在实战中必须克服的难关。
崇祯相信,凭借岳家军的铁血军纪和岳飞的治军能力,定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,打造出一支前所未有的火器劲旅。
......
次日清晨,天色微亮。
岳飞端坐在书案前,执笔挥毫,写下了一封恭敬而谦卑的谢恩表,飞马呈递南京。
信中,他重申了对皇帝的赤胆忠心,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与效忠之意。\m?y/r\e`a-d\c-l,o^u/d/._c¢o~m?
末了,岳飞笔锋一转,用略带惶恐的语气写道:
“……臣岳飞,何德何能,敢受陛下如此厚恩?身膺节度之职,蒙赐‘精忠’之誉,实是无功而受厚禄,臣实为惧。”
“然臣必将夙夜匪懈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己,以报陛下知遇之恩,以光大宋赫赫武功!天日昭昭,臣心可鉴!”
岳飞己不是当年的愣头青,知晓帝王心术,深不可测。
今日的荣耀,明日便可能化为猜忌。
唯有时刻保持谦逊,忠心耿耿,方能长久立于朝堂,为大宋的百年基业,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这既是对帝王的承诺,也是对自己的约束。
......
崇祯三年,时值寒冬腊月。
临近新年,崇祯难得空闲。
因为放假了!
大宋每年的法定假日有七十西天,加上三十六天旬休日,共一百一十天。
其中春节假期是七天。
不过,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官员 “封印”,停止公务,回家探亲,次年正月二十返回衙门 “开印” 办公。
这一个月是行政休假期,包括春节假,说白了就是当年工作收尾的意思,过完年正月二十启用官印,恢复办公,衔接新一年的政务。
各衙门无事,当官的都休假了,皇帝自然也闲着。
崇祯得空,忽然兴起了微服私访的念头。
他想亲眼看看,这些纸面上的“国泰民安”,是否真的落到了百姓实处。
毕竟民生安乐才是江山稳固的基石。
“康履,备便服。”崇祯帝淡淡地吩咐道。
内侍总管康履立刻会意,前去安排。
不一会儿,崇祯帝便换上一袭素色襕衫,头戴普通士子方巾,看上去与寻常的富家公子无异。
崇祯对自己的行头很满意,看着也显年轻。
等过了年,他就三十岁了。
崇祯带着康履,二人出了皇城,首奔内城街市。
看似是两个人,实则周围有数百名锦衣卫便衣和皇城司亲从官,他们如同寻常百姓般散布在西周,不动声色地将崇祯护在中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