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(第2页)

 即便落选,林小荷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。 

 “昭仪娘娘,你放心!小荷即便回了家,也会永远记得你这个好姐姐的!你一定要在宫里好好的,早日为官家开枝散叶,成为贵妃!” 

 林小荷用力抱了抱梅凝,语气中充满了祝福。-优*品,小-税,蛧? ,庚_欣+蕞^哙, 

 梅凝也回抱了她,轻声应道:“你也是,小荷,回家后,找个好人家,过上安稳的日子。” 

 姐妹俩互相约定,以后若有机会,定会再见。 

 然而,当林小荷随着返乡的队伍渐渐远去时,梅凝却清楚地知道,如今以她们二人的身份,一个己是深宫昭仪,一个即将回归平民生活,想要再见,谈何容易? 

 这道宫墙,不仅隔绝了她与亲人的距离,也隔绝了她与过往朋友的缘分。 

 ...... 

 选妃大典结束后,三位新晋嫔妃并未立即侍寝,在各自的寝宫中,静候礼部安排的册封大婚。 

 她们不再是凤仪馆中忐忑不安的秀女,而是即将正式踏入大宋后宫体系的皇室成员。 

 等待的过程,也让她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宫墙内外,截然不同的规矩与束缚。 

 在民间,一对新人成婚,讲究的是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重在“家族联结”。 

 男方需上门迎亲,八抬大轿将新娘娶回家门; 

 女方在婚后亦有“归宁”之礼,可以回娘家探望父母。 

 这些仪式,皆是为了维系宗族血脉,巩固姻亲关系。 

 然大宋皇室,皇帝与嫔妃的“成婚”,全然不同,根本没有“男方到女方家迎亲”一说。 

 皇帝乃九五之尊,岂有屈尊至臣子家中迎娶之理? 

 所有的仪式,全程都在宫中完成。 

 更让梅凝感到失落的是,被选中册封为嫔妃的秀女,在成婚前便不能返回原生家庭。 

 她们必须留在掖庭局,由资深女官一丝不苟地教授宫廷礼仪。 

 从朝见皇后、跪拜皇帝的仪轨,到后宫各级嫔妃的职掌,如昭仪需要协助皇后主持小型礼仪活动,无一不被严格灌输,以避免因“不懂规矩”而触犯宫廷制度,乃至颜面尽失。 

 大宋宫廷对“待册嫔妃”的人身管理极为严格,并非仅仅为了维护秩序。 

 其中深层原因,既在于防止宫外势力通过“归家”探亲来干预后宫,形成党羽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