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避他锋芒?龙纛前压,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
第292章 剧烈反弹(第3页)
远的不说,就在他前世的大明万历年间,一代名相、铁腕首辅张居正,便曾力推“一条鞭法”和全国土地清丈。
那一次改革,虽然极大地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,缓解了边防压力,却也触动了整个帝国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。
最终,张居正身故之后,便被政敌反攻倒算,抄家削爵,差点被开棺戮尸,其改革成果也大多付诸东流。
强人如张居正,尚且落得如此下场,可见此事之艰难。
崇祯很清楚,自己身为皇帝,想要亲自推动如此得罪天下士绅的事情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皇帝需要维持朝局的平衡,需要依靠士大夫阶层来治理天下。
若他亲自下场,必将引火烧身,使自己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对立的境地。
也正因如此,当中书省颁布法令之前,李纲深夜入宫面圣,将清查土地的完整计划提前告知崇祯时,崇祯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举双手赞成。
那夜,御书房内灯火通明。
李纲将清查土地的利弊、可能遇到的阻力,以及应对之策,一一向崇祯剖析。
“陛下,此事一旦推行,老臣必将成为天下士绅之公敌,朝中弹劾奏疏,定会如雪片般飞来。”
“但若不行此事,西百万归正人便无田可耕,北方民生便无法恢复,我大宋中兴之业,亦将成为空中楼阁。”
“为国为民,老臣愿担此骂名,粉身碎骨,在所不惜!”
如此利国利民的好事,崇祯如何能不赞成?
看着眼前这位须发皆白、却风骨依旧的老臣,心中充满了敬意。
有李纲这样的铁血宰相愿意站出来,为这个国家,扛起这副最沉重的担子,是崇祯之幸,亦是社稷之幸。
“李相放心去做!”崇祯当场表态,“凡事有朕在!朕虽不能亲自下场,但朕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!无论朝中掀起多大的风浪,朕都为你顶着!”
如今,风浪来了,李纲正被众人围攻,崇祯又如何能食言,如何能落井下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