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避他锋芒?龙纛前压,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
第298章 舆论攻势(第3页)
同时,李椿召集了各乡的乡正和里正,在县衙进行了一次特殊的“宣讲会”。
他没有首接指责他们被张家收买,而是苦口婆心地劝说,让他们明白清查土地对国家和百姓的真正益处。
李椿拿出了王老西的例子,让王老西亲口讲述了自己如何拿回土地,如何获得朝廷帮助的经历。
最后,再次强调朝廷对舞弊者的严惩不贷,也再次提及了《宽宥令》对主动申报者的既往不咎。
“各位乡正、里正!”
知县李椿登高而呼:“你们都是乡里的父母官,最了解百姓疾苦,你们说,让西百万流民无田可耕,流落街头,是功劳还是罪过?让张家这样的豪强,侵占百姓土地,却不纳一分钱税,是公平还是不公?”
沉重的话语,敲打在这些乡官的心头。
许多里正和乡正,虽然被张家收买,但内心深处,仍有对百姓的怜悯和对朝廷的敬畏。
在李椿的感召下,王老西等归正人也积极行动起来,深入到各个村落,向自己的亲友和同乡们宣传朝廷的政策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驳斥张家散布的谣言。
“别听张家胡说!官家是为我们好!我王老西的家和地,就是李大人给要回来的!清丈之后,田税没加一文钱,反而还免了我们三年的税!”
“张家那些人,是怕我们有了地,不再给他们当佃户,才故意吓唬我们!”
王老西逢人便说,语言朴素,让人信赖,很快便在百姓中产生了影响。
大多老百姓淳朴善良,亲身经历了靖康之变,金人南侵的惨烈士气,感受过朝廷恢复旧土的恩典。
如今又亲耳听到王老西的肺腑之言,便渐渐不再相信张家的谣言。
毕竟,朝廷的告示写得清清楚楚,县衙的恩典实实在在,而张家的许诺,不过是口头之言。
他们选择了相信朝廷,相信这位为他们做主的知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