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天子忧思解困局

 奉天殿。+j.i_n?w-a!n`c~h/i+j/i?.^c?o!m! 

 气氛在崇祯帝示意停止争吵后,陡然安静下来。 

 户部尚书吕颐浩和工部尚书赵鼎,都恭敬地立于殿中,等待着皇帝的裁决。 

 经过这几年的勤政,事必躬亲,崇祯对大宋的财政困境有着清晰的认识。 

 如今大宋最大的问题,便是国库空虚。 

 一般这种情况,无非就是加税。 

 但崇祯清楚,前世因对付李自成和建奴,对百姓加派三饷,只盯着农业税反复盘剥,最终逼得百姓揭竿而起,加速了帝国的灭亡。 

 这样的错误,他绝不能重蹈覆辙! 

 因此,崇祯要做的,不是继续压榨农民,而是要另辟蹊径,从商业中挖掘新的财源。 

 大宋的经济结构,本就重商,商业税和海外贸易历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 

 这便是崇祯可以大做文章的“沃土”。 

 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大明中后期一些税制改良,如张居正的“一条鞭法”,便是将各种零散税收合并征银,简化征收流程,提高效率。 

 崇祯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经验,结合大宋的实际情况,对商业税制进行优化。 

 目光扫过两位尚书,崇祯语气沉稳道:“赵尚书、吕尚书,你们所言皆有道理,国防与民生,皆为国之根本,朕无意偏废,但如今国库空虚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困境。.秒^彰!結+晓?税.旺, _勉\沸_越_毒/” 

 “朕以为,要解决困境,不能只守着现有的摊子,而是要开源节流,尤其是要开源!” 

 崇祯顿了顿,目光落在吕颐浩身上:“吕尚书,你户部奏报,如今大宋年收入不过六千万贯,这其中,商税占比几何?” 

 吕颐浩躬身答道:“回禀陛下,如今朝廷商税年收入约两千万贯,但据臣部了解,各地商税征管混乱,层层盘剥,大量税源被地方豪强、牙人(商品交易中介)非法截留,真正能入国库的,不过十之三西。” 

 “哼!”崇祯帝冷哼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厉色。 

 这与他前世的经验如出一辙,地方豪强侵占的何止是土地,连国家的税收都敢伸手。 

 “朕意己决!” 

 崇祯帝声音洪亮,不容置疑道:“商税征管,必须进行彻底改革!朕打算借鉴历朝历代的一些经验,采用钞关之制,将其融入我大宋商税体系,使零散税赋归于一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