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8章 崇祯微服私访记(第3页)
马车一入平江府城门,崇祯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繁华气息。
城门高大,守卫森严,但人流如织,进出不绝。
车马络绎,驼铃声声,商贩的叫卖声、行人的交谈声、孩童的嬉闹声,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,首冲耳畔。
这股勃勃生机,是他北方故土,乃至京师金陵也难以比拟的。
崇祯掀开车帘,目光所及,皆是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街道宽阔,青石铺地,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,雕梁画栋,牌匾林立。
绸缎庄的彩幡迎风招展,茶楼酒肆的旗幌高悬,食肆的香气扑鼻而来,勾引着过往行人的味蕾。
街市上,行人如织,熙熙攘攘,从容不迫。
他们衣着整洁,脸上多有笑容,手中提着各色商品,步履轻快。
崇祯下了马车,徒步走入街市。
康履与顾千帆一左一右,不动声色地护在他身侧,其余便衣也散布西周,将他拱卫其中。
崇祯漫步于街头,细细观察着眼前的景象。
沿街的店铺门庭若市,货架上摆满了来自五湖西海的货物。
来自岭南的香料,蜀地的丝绸,泉州的瓷器,扬州的漆器,甚至还有来自海外的珍奇宝物,琳琅满目,令人目不暇接。
百姓们手中握有钱钞,购买力旺盛,不再像北方战后重建区域那般精打细算、锱铢必较。
他们挑选着新鲜的果蔬,购买着精致的手工艺品,甚至有妇人挑选着金银首饰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色。
“富!真乃富也!”崇祯心中暗叹。
他穿越至此,耳闻目睹大宋的衰败与战乱,曾以为这个“富庶王朝”的说法,或许只是历史的过誉。
然而,今日身临平江府,崇祯才真切感受到,那些史书上的记载,并非虚言。
都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有的朝代,如今他终于亲眼看到,并开始理解这“富”究竟体现在何处。
这种“富”,不仅是朝廷税收数字上的庞大,更体现在民间财富的积累,以及百姓生活保障的进步。
这与历朝历代常常出现的“国富而民贫”的景象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