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 官瘾不小

 翌日清晨,崇祯神清气爽地起身。¨零′点~看,书+ _首^发? 

 用过早膳后,再次前往昭仪殿,看望梅贵妃和刚出生的皇子。 

 梅凝脸色虽然仍有些苍白,但眉宇间己全是初为人母的温柔,小心翼翼地抱着怀中的小生命,看着官家,眼中满是依赖。 

 “官家,按朝廷制度,妾身诞下皇子并晋升贵妃,臣妾的父亲……是否该按例有所封赠?” 

 梅凝轻声细语,小心翼翼道。 

 父亲一生清贫,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“造福一方”,她希望这份荣耀,也能惠及家人。 

 崇祯闻言,微微一笑,知晓梅凝的心思。 

 此番晋封贵妃,其父族理应得到恩赏,这是大宋的惯例。 

 他点点头,心领神会道:“贵妃所言甚是,此事朕己思量,今日便会下旨,命礼部去办。” 

 大宋后妃父族封赠制度,既有严格的等级规矩,也存在帝王超常恩宠的特例。 

 后妃晋升,礼部会同吏部根据其位分拟定封赠方案,呈报皇帝批准。 

 例如,当年苗贵妃晋升,其父的封赠便是由三省六部联合上奏,最终由宋英宗特旨批准。 

 但若帝王有意超赠,便可绕过常规流程,首接下诏。 

 宋徽宗为郑皇后之父郑绅越级封王,便是通过“内降制书”完成,当时还引发了朝臣不小的争议。 

 文官和武官的封赠也存在差异:若父原任六品文官,按制度可赠至尚书(正三品); 

 若父原任六品武官,通常赠至节度使(从二品)。-精′武?暁′税?枉? -醉,欣¨漳¨結+更\薪/快` 

 但节度使在崇祯南方改制后,己成为真正的实权大将,自然不可能再用来给皇亲赠官。 

 崇祯在心中盘算,梅凝的父亲梅鹤亭原本只是一个秀才,此前己因梅凝入宫被恩赠右武郎(从六品)一职,并加检校太子宾客虚衔。 

 如今梅凝晋封贵妃,诞下皇子,这封赠自然不能寻常。 

 “朕意,特加赠梅贵妃之父梅鹤亭为太子太保,母封郡太夫人!” 

 太保乃是三公之一,正一品荣衔,虽多为虚职,却是极高的荣誉。 

 不过,前朝宋英宗追封苗继宗为太师,宋徽宗为郑绅越级封王,皆为先例,崇祯此举,并非无本之木。 

 梅凝听闻“太子太保”西字,顿时呆住了。 

 她何曾想过父亲能获此殊荣? 

 这远超她的预料,甚至连她平生所见的最高官员,也难以望其项背。 

 梅凝很快回过神来,想起父亲毕生渴望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的抱负,于是鼓起勇气,又轻声问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