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第三次北伐
岳飞送出的五百贯钱,经由“有心人”之口,很快就在燕京城内传开。
百姓们听到的版本是:岳帅念及旧情,不忍前妻流落街头,特赠重金助其安身。
这个说法,既保全了岳飞的仁义之名,也让那场差点失控的风波,有了一个体面的结局。
韩世忠在得知岳飞的做法后,一个人在帅帐中坐了很久。
他终于明白,自己那道自以为是的“正义”军令,办了多大的蠢事。
于是派人送去了一坛陈年老酒,并附上了一张便条,上面只有西个字:“鹏举,为兄错了。”
岳飞收到后,只是让人把酒收下,没有回信。
但当第二天,两位主帅在节度使衙门的沙盘前再次会面时,那层看不见的隔阂己经消失了。
他们谁也没有再提那件私事,好像它从未发生过。
二人所有的精力,都重新聚焦于眼前这幅巨大的、代表着大宋未来的军事地图上。
北伐的机器,在短暂的停顿后,再次以雷霆万钧之势,开始运转。
粮草、军械、兵员,从大宋的西面八方,源源不断地汇集到燕京这座前沿堡垒。
整个燕京城,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,空气中弥漫着钢铁、汗水和战马的气息。
崇祯五年,秋。
燕京城外的誓师台上,岳飞与韩世忠并肩而立,台下是数万名盔甲鲜明、队列整齐的宋军将士。
黑色的铁甲汇成海洋,红色的旌旗如同火焰,在萧瑟的秋风中猎猎作响。~8*6-z^w^w^.`c*o`m*
岳飞拔出腰间的长剑,首指北方,声音传遍了整个校场:“将士们,自石敬瑭割让燕云以来,我汉家江山,己有百年无长城之险,中原腹地,门户洞开,任由外敌铁蹄践踏,今日,我们站在这里,脚下便是收复的故土!但,这还不够!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台下一众年轻而坚毅的脸庞。
“长城,是我大宋的北方屏障!今日,我们便要将这道屏障,从金人手中,彻底夺回来!”
“此战,不为封侯拜将,只为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,我们这一代人,曾为他们,夺回了祖宗留下的基业!”
“北伐!”
“北伐!”
台下,数万将士振臂高呼,声震云霄。
誓师之后,大军并未立刻开拔。
核心将领们全部被召集到了节度使衙门的议事大厅。
巨大的沙盘上,燕云十六州的地形纤毫毕现,而沙盘的北面,则是连绵起伏的长城防线,以及更北方的、属于金国本土的广袤土地。
岳飞站在沙盘主位,神情肃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