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第三次北伐(第3页)

 牛皋忍不住问道:“元帅,若……若战事失利,我军该当如何?” 

 这个问题,也是所有人都担心的。 

 孤军深入,一旦被合围,后果不堪设想。 

 岳飞早就做好的打算,说道:“问得好,兵者,诡道也,未虑胜,先虑败,我们的第三步,就是为战事失利准备的。” 

 “若我军在金国本土遭遇强力阻击,无法达成会师目标,两路大军不必恋战,立刻交替掩护,退守我们己经拿下的渝关和得胜口。” 

 “退守之后,立刻加固关隘,并在关外险要之处,修筑堡垒、烽燧,建立前沿阵地,将长城防线,从一道被动的墙,变成我们主动出击的刀。” 

 “即便此战不能竟全功,我们也要将战线向北推移百里,为下一次北伐,打下最坚实的基础,绝不让金人有任何机会,夺回长城关口。” 

 三步战略清晰明了,有攻有守,有进有退。 

 众将听完,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战意。 

 “此番北伐!”岳飞最后总结道,“首要目的,是为后续彻底征服金国,扫清障碍,次要目的,便是要将战争,烧到金国人自己的家里去!让他们也尝一尝,国门洞开,家园被毁的滋味!让他们从此以后,日夜生活在我大宋兵锋的威慑之下,寝食难安!” 

 “都听明白了吗?” 

 “明白!”众将齐声应道,声若洪钟。 

 ..... 

 崇祯五年九月,秋高气爽,正是用兵之机。 

 燕京城外,誓师大典的第二天,北伐大军正式开拔。 

 韩世忠的西路军先行出发。 

 三万大军,旌旗招展,如同一条黑色的铁龙,沿着官道,浩浩荡荡地向西北方向的得胜口开去。 

 三日后,岳飞的东路军也拔营起寨。 

 数万人的军队同时开动,场面宏大得难以用言语形容。 

 步兵方阵整齐划一,长枪如林; 

 骑兵部队往来驰骋,马蹄声如雷; 

 炮营的巨炮由挽马拖拽,在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。 

 岳飞身披帅铠,骑着战马,立于中军,身边,是同样一身戎装,眼神坚毅的岳云。 

 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,只是平静地看着前方的道路,看着那条通往山海关,通往金国腹地的道路。 

 岳飞抬起手,向前猛地一挥。 

 “出发!” 

 战鼓声轰然响起,雄壮的号角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。 

 大宋第三次北伐的铁蹄,在这一刻,正式踏上了征途。 

 这一次,他们的目标,不再是收复失地,而是要让敌人,血债血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