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5章 调令

 从黄崖关回来后,成了岳云军旅生涯中成长最快的一段时期。,我/地*书^城* ,已¨发?布^蕞/鑫¢彰.結^ 

 他被正式留在了杨再兴的斥候小队。 

 那双标志性的铁锤,被他用布包好,放在了行囊的最深处。 

 岳云换上了一柄制式的腰刀和一张轻便的角弓,就像踏白军里任何一个普通的士兵一样。 

 杨再兴是个天生的斥候教官。 

 他看似粗犷,心思却比针还细,没有再让岳云参与真刀真枪的战斗,而是带着他,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带着自己的学徒,深入到燕山山脉的各个角落。 

 岳云在短短数日里,学到的东西远比从军数月以来的还要多。 

 甚至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风向和云层,来预测未来几个时辰的天气变化。 

 杨再兴告诉他:“一个好的斥候,要比敌人更懂天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,既可能冲垮你的营地,也可能成为你最好的掩护。” 

 他学会了如何在没有火种的情况下,利用燧石和干苔藓生火,并且控制火堆的烟量,做到既能取暖烤干粮,又不被远处的敌人发现。 

 杨再兴嘲笑他:“你以前那种生怕敌人看不见你的搞法,在野外活不过三天。” 

 他学会了如何伪装,他们会用泥土和草汁涂抹在脸上和盔甲上,趴在草丛里,可以一动不动地潜伏数个时辰。 

 有一次,一队金军巡逻兵从他们身边不到二十步的地方经过,竟然毫无察觉。 

 那一刻,岳云紧张得心脏都快跳出了胸膛。+求.书?帮? .首^发_ 

 而身边的杨再兴,却像一块石头一样,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改变。 

 他甚至学会了一些基础的草药知识,哪种植物的汁液可以消毒,哪种植物的根茎可以充饥。 

 杨再兴说:“斥候深入敌后,断粮是常有的事,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,前提是你要认识哪些东西能填饱肚子。” 

 岳云像一块贪婪的海绵,疯狂吸收着这些关乎生死的知识,皮肤被晒得黝黑,手上布满了伤口和老茧,眼神也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,多了一丝沉静和内敛。 

 他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冲锋陷阵、建功立业的少年将军,开始理解,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。 

 胜利,并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用锤子砸碎敌人的脑袋,它是由无数个像杨再兴这样的专业军人,在看不见的角落里,用智慧、耐心和生命,一点一点拼凑出来的。 

 这天,杨再兴的小队完成了一次长达五天的战略侦察任务,成功绘制出了从蓟州通往平州沿线金军的所有明哨暗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