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(第2页)

 完颜阇母仅带着数千残兵败将,狼狈地逃回了锦州城,紧闭城门,再也不敢出战。 

 宋军彻底控制了辽西走廊,兵锋首指金国腹地。 

 这场胜利,意义非凡。 

 不仅再次证明了岳家军强悍的战斗力,更重要的是,它彻底打破了金军心中“宋军只靠火器”的侥幸心理。 

 金军上下,自此对岳家军,产生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。~卡+卡¢暁-税¢蛧+ ^追/蕞~鑫_漳\踕/ 

 他们开始明白,自己面对的,是一支无论在武器、战术、意志上,都全面超越他们的可怕对手。 

 ..... 

 大凌河的滔滔河水,变成了浑浊的红色。 

 宋军的士兵们沉默地打扫着战场,将袍泽的尸骨小心收敛,将金军的尸体则堆积起来,准备统一焚烧。 

 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、硝烟味和死亡的气息,久久不散。 

 岳飞骑在马上,缓缓巡视着这片刚刚经历过血战的土地。 

 胜利是辉煌的。 

 以步兵为主力,在平原野战中,几乎全歼了金国七万大军。 

 这样的战绩,足以载入史册。 

 但胜利,同样是有代价的。 

 岳家军也付出了不少伤亡的代价。 

 看着那些被抬下去的伤兵,覆盖着白布的尸体,岳飞的心情异常沉重。 

 策马而行,目光投向了远处那座紧闭城门的锦州城。 

 城墙上,金军的旗帜飘扬,显得有气无力。 

 完颜阇母带着数千残兵逃了回去,如同丧家之犬,惊弓之鸟,不足为虑。 

 金人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凭借城墙死守。” 

 可锦州不拔,如同芒刺在背,若要继续北上中京,必须确保后方无虞。” 

 岳飞想了想,决定还是要尽快攻下锦州城。 

 但不是现在,也不必急着强攻。 

 岳飞调转马头,向着新建的宋军大营走去:“传令下去,大军就地休整三日,同时,对锦州城,西面合围。” 

 各部得到的命令是围而不攻。 

 后军统制官李宝立刻明白了,下令告诉工兵营,沿着城墙外围,挖掘壕沟,修筑壁垒。 

 同时,前军也没闲着。 

 张宪奉元帅命令,每日安排弓箭手,往锦州城内射劝降信,告诉金人,负隅顽抗,只有死路一条! 

 开城投降,可免一死! 

 宋军就这么一边修整,一边劝降,两不耽误。 

 正指挥挖掘壕沟的岳云明白了,父亲这是要用最小的代价,拿下锦州。 

 一来是让刚刚经历血战的将士们得以休整,二来,也是要用心理战,彻底瓦解城内金军的抵抗意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