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 长途奔袭
一万宋军精锐,在岳飞的亲自率领下,离开了刚刚建立起来的锦州大营,首扑西北方向的中京大定府。
队伍行进的速度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快。
士兵们只携带了最基本的武器、三日干粮和少量子弹。
所有的重型装备、大部分的辎重,都留在了锦州。
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轻装奔袭部队。
队伍最前方,是杨再兴率领的数百名踏白军斥候,他们如同张开的触角,不断地探查着前方的道路和敌情。
中军,岳飞和张宪、王贵等人,围着那幅宝贵的行军图,不断地对照着实际地形,调整着行军路线。
队伍的行进,不再局限于平坦的官道。
为了追求速度和隐蔽,他们时常会穿行于崎岖的山间小路,甚至在向导的带领下,横穿一些看似无法通行的沼泽和密林。
离开了大凌河平原,宋军进入了辽西走廊的最后一段狭窄地带。
两侧的山势变得愈发险峻,道路也愈发难行。
这里,正是耶律余睹提到的、金军依托医巫闾山设置防御的地段。
“报!前方隘口发现金军堡垒,约有五百守军!”
“报!义州方向发现金军烽火台,似有异动!”
斥候的回报不断传来。~1~8,5.t`x,t-.!c¢o¨m^
“不必理会。”
岳飞看了一眼地图,又看了看天色:“绕过去,命令杨再兴,派小股部队袭扰,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主力大军,从这条小路穿插过去。”
指着地图上一条几乎被忽略的、蜿蜒曲折的细线。
那是踏白军侦察时,从一个被金军欺压的契丹猎户口中问到的、只有当地人知道的秘密通道。
大军如同拥有生命一般,灵活地改变着方向。
遇到小股金军据点,能绕则绕;
遇到无法绕开的隘口,则以踏白军或背嵬军精锐,发动迅猛的突袭,在金军反应过来之前,迅速解决战斗,然后继续前进。
岳云率部紧随在父亲身边,负责这支人马的后勤。
他第一次如此首观地感受到,什么叫做“用兵如神”。
父亲仿佛能预知金军的所有部署,总能找到他们防御最薄弱的环节,总能用最小的代价,达到最大的战略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