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《冰城“魅影”团伙的覆灭之路》
2018年1月,哈尔滨的寒冬己持续近两个月,松花江江面结着半米厚的冰层,街道上的积雪被来往车辆压实成暗黑色的冰壳。!狐*恋·雯_学_ ~免?肺_越′独,凌晨3点,道里区某高档小区的保安室突然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——业主王先生报案称,家中保险柜被撬,内有现金120万元、3块百达翡丽腕表及数件黄金首饰失窃,总价值超过500万元。
这是该小区半年内第3起入室盗窃案。前两起案件中,窃贼均选择在深夜作案,且作案手法高度相似:通过技术手段打开防盗门锁,避开监控摄像头,仅针对住户保险柜实施盗窃,现场几乎未留下任何痕迹。负责此案的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李建国意识到,这绝非普通蟊贼所为,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组织严密、经验丰富的犯罪团伙。
二、迷雾:“幽灵”般的作案轨迹
警方调取了小区及周边的监控录像,却发现关键时段的画面均存在“盲区”——要么摄像头被人为遮挡,要么窃贼利用建筑物阴影和树木完美避开镜头。更令人费解的是,被盗住户的门锁均为C级锁芯,技术开锁难度极大,而现场未发现任何暴力破坏痕迹。
“这伙人反侦察意识极强,”李建国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,“他们不仅熟悉小区的监控布局,还掌握专业的开锁技术,甚至可能提前踩点时就绘制了‘路线图’。”通过对三起案件的被盗物品梳理,警方发现窃贼对贵重物品的“筛选”十分精准:只拿易于携带、变现快的现金、名表和黄金,对字画、古董等体积大、难脱手的物品不屑一顾,显然是“行家”。?晓¨税~C~m_s! ^追.最^新·璋!截¢
就在警方全力侦查时,1月下旬至2月上旬,哈尔滨南岗区、香坊区接连发生5起类似案件,失窃总金额突破1800万元。更嚣张的是,在道外区一起案件中,窃贼竟在现场留下一张字条:“年底冲业绩,明年再来。”字迹潦草却透着挑衅,这让专案组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。
三、追踪:冰天雪地里的“脚印密码”
转机出现在2月15日。松北区某别墅区被盗后,一名保洁员在雪地里发现了一串特殊的脚印——鞋底印有“东北虎”图案的运动鞋印记,且尺码为44码,步幅间距约80厘米,推测嫌疑人身高在1.8米以上。更关键的是,脚印旁有一处被踩踏的积雪,里面夹杂着几根棕色狗毛。
“狗毛?”法医科主任张敏立刻对样本进行dnA检测,发现其与本地常见犬种不符,反而与吉林省某警犬基地的德国牧羊犬基因序列高度相似。“难道嫌疑人养警犬?”李建国脑中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,但很快被推翻——警犬的毛发怎会出现在犯罪现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