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《雪夜惊铃》(第2页)

 众人围过去一看,雪地里露出一截白森森的东西,像根粗棍子。老张让人挖开雪,越挖越心惊——不是棍子,是根骨头!再往下挖,竟是一具完整的驴骨架!驴脖子上还套着半截缰绳,缰绳末端拴着块破布,上面绣着朵歪歪扭扭的牡丹花。 

 “这布……是英子的!”赵老婆子扑上来,指着牡丹花哭,“这是英子十岁时绣的,她说要给未来的丈夫做鞋垫!” 

 驴骨架、英子的绣布、老马头的铜铃……三年前丢的驴,和英子的死到底有啥关系?老张蹲在驴骨架旁,忽然发现驴的前腿骨上有个窟窿,像是被枪打的。“靠山屯谁有猎枪?” 

 “只有老猎户孙把头!”有人喊。孙把头是个独居老头,住在后山的破木屋里,平时靠打猎为生,脾气古怪得很,见了人就骂“滚蛋”,屯子里的人都躲着他走。 

 孙把头的木屋门是虚掩的。~x!t¨x′x-s′.~c^o,m*老张推开门,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,孙把头趴在桌子上,手里攥着个酒葫芦,鼾声比打雷还响。墙角立着一杆猎枪,枪口还带着火药味。 

 “孙把头!醒醒!”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,老头猛地抬头,眼睛血红:“干啥?老子正梦见打熊瞎子呢!” 

 “三年前,你是不是用这枪打过一头黑驴?” 

 孙把头的酒瞬间醒了大半:“你……你咋知道?” 

 原来三年前,孙把头在后山设套抓野猪,结果套住了老马头的黑驴。驴受惊乱蹦,把他的猎套全弄断了,孙把头一怒之下,举枪打断了驴的前腿。“我当时没想杀它,就是想教训教训,谁知道它瘸着腿往山里头跑,我追了两步就跟丢了……” 

 “那驴脖子上的铜铃呢?” 

 “不知道,可能跑丢了吧。”孙把头眼神躲闪,老张却注意到他床底下有个木箱,锁得死死的。“打开。”老张掏出枪,孙把头吓得一哆嗦,乖乖掏出钥匙。 

 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,只有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红棉袄,和英子身上那件一模一样!棉袄口袋里还塞着张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:“正月初八,后山老地方见,带你走。”落款没有名字,只有一个画的小轿车。 

 “开小轿车的!”老张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想起狗剩子说的话——英子在县城认识了开小轿车的男人。这红棉袄显然不是英子的,因为英子那件还在坟前放着,那这件是谁的? 

 村里的刘寡妇忽然哭着跑来:“张警官!俺知道这棉袄是谁的!是……是俺家死去的闺女!” 

 刘寡妇的闺女叫小花,五年前跟一个开小轿车的男人跑了,说是去城里当老板娘,从此杳无音信。“这棉袄是小花走之前做的,她说红色吉利,能给她带来好运……”刘寡妇摸着棉袄上的补丁,“这补丁还是俺给她打的,她左胳膊肘有个疤,穿棉袄磨得慌……” 

 老张掀开棉袄左袖子,果然有块磨得发亮的补丁。这么说,小花当年不是跟人跑了,是被人杀了?那开小轿车的男人是谁? 

 事情越来越复杂,老张决定去县城查。他骑着二八大杠跑了三十多里地,冻得耳朵都快掉了,终于在县汽车站的监控里看到了线索——案发前一天,有辆黑色小轿车停在靠山屯村口,开车的是个戴墨镜的男人,看不清脸,但车牌号被摄像头拍到了后三位:“735”。 

 顺着车牌号一查,车主叫王强,是县城“大发粮站”的老板。老张找到粮站时,王强正在办公室数钱,看见警察来了,脸都绿了。“张警官,您找我有事?我可没犯法啊!” 

 “认识赵英吗?”老张把英子的照片拍在桌上,王强的手抖了一下,钱撒了一地。“不……不认识。” 

 “那这个呢?”老张掏出那件带补丁的红棉袄,王强“噗通”一声跪在地上:“我招!我全招!” 

 原来王强不仅认识英子,还认识小花。五年前,他用小轿车骗走了小花,说要娶她当老婆,结果把她带到后山糟蹋了。小花要告他,他一怒之下把小花勒死,扔进了山涧。为了掩人耳目,他故意在村里散布谣言,说小花跟人跑了。 

 “那英子呢?你为啥杀她?” 

 “不是我杀的!”王强哭丧着脸,“英子是去年在县城打工时认识我的,她长得像小花,我就动了歪心思,答应娶她,带她去城里。可她后来发现了我账本上的秘密……” 

 账本?老张在王强的保险柜里找到了一个黑皮账本,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:“靠山屯,赵德山(英子爹),粮食500斤,欠3000元”“老马头,驴1头,抵500元”“孙把头,野味10只,欠2000元”……原来王强这些年一首在靠山屯放高利贷,利息高得吓人,还不上钱就用粮食、牲口抵,老马头的驴、孙把头的野味,都是这么被他弄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