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 《午夜自习室》(第3页)

 林薇的心沉了下去——她梦中陈教授讲的,正是《离骚》。 

 离开校史馆时,夕阳正斜照在西教的窗玻璃上,反射出刺眼的光。林薇忽然看见,第西阶梯教室的窗口站着一个人影,穿中山装,戴金丝眼镜,正对着她挥手微笑,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《离骚》。 

 “必须把书找出来。”林薇对苏晓晓说,“陈教授一首在提示我,他的手稿藏在墙里,只要找到手稿,他可能就不会再来缠着我了。” 

 “你疯了?”苏晓晓差点跳起来,“万一真有危险怎么办?” 

 “与其这样被折磨,不如主动点。”林薇咬咬牙,从网上买了探测仪和撬棍,“今晚我们再去一次西教。” 

 午夜12点,林薇和苏晓晓溜进西教,手电筒的光束在空旷的走廊里晃动,脚步声被无限放大。第西阶梯教室的门虚掩着,门缝里透出微弱的光。林薇深吸一口气,推开门—— 

 讲台上站着陈教授,黑板上写满了《离骚》的注释,红色的粉笔字在月光下像血一样刺眼。他转过身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:“你来了,我还以为你不敢再来了。” 

 “陈教授,”林薇鼓起勇气,“您的手稿……我们帮您找出来,您能放过我吗?” 

 陈教授的笑容僵住了,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痛苦:“我的书……他们把我的书烧了……” 

 “没有!”林薇急忙说,“李老师说您藏在墙里了,我们帮您找!” 

 她打开探测仪,仪器立刻发出“滴滴”的蜂鸣声,指向教室后门的方向——那里的砖墙果然和别处不同,砖块的缝隙里还残留着水泥的痕迹。苏晓晓举起撬棍,用力砸向砖墙,“哗啦”一声,砖块应声而落,露出墙后的空洞。 

 洞里堆满了泛黄的古籍和手稿,用防水油布紧紧包裹着,上面还沾着陈教授的字迹:“吾道不孤,薪火相传”。林薇小心翼翼地翻开最上面的一本,是陈教授的《离骚注释手稿》,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:“赠吾爱徒,愿此心不灭。” 

 “原来……您是在等这个。”林薇眼眶发热。 

 陈教授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,中山装的衣角在风中飘散,像粉笔灰一样融入空气。他看着手稿,脸上露出释然的笑:“谢谢你们……终于有人能看懂这些字了。” 

 他的声音越来越轻,最后化作一阵风吹过教室,黑板上的红色字迹渐渐淡去,只留下粉笔灰在月光下飞舞。林薇和苏晓晓对视一眼,握紧了手中的手稿——那上面还残留着陈教授的温度,像一个未完的梦。 

 第二天,林薇把手稿捐给了校史馆,李老师看到手稿时老泪纵横,说这是陈教授毕生的心血。从那以后,西教再也没有闹过鬼,只是偶尔在深夜,会有学生听见第西阶梯教室里传来粉笔写字的声音,轻柔而温暖,像一位老师在耐心地讲课。 

 林薇的古代文学史补考拿了满分,试卷上的红色批注格外工整。她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,仿佛看见陈教授站在阳光里,笑着对她说:“你看,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 

 而在图书馆的角落里,一本泛黄的《离骚》静静地躺在书架上,扉页上的字迹苍劲有力,像一个跨越时空的约定—— 

 只要还有人记得,文化就不会消亡;只要还有人传承,灵魂就不会消散。 

 注:本文纯属虚构(狗头保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