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问题(第2页)

 “啊?哭了半晌?”

 阿木想起郑子徒平常那副刚强冷峻的模样,有些想象不到这样的画面。¨小′说¢C\m\s, /已~发+布·最¨新-章?节?

 不过他如果真的遇见了难事,大概也只能在外面面前装装,晚上躺在夫人的被窝里情绪失控也是常有的事情。

 “那事情一定很严重了!”阿木对此有些忧虑。

 阿木按了按额角,努力回忆前些日子跟着郑子徒进雍王宫拜见雍王秦臻时的画面。

 秦臻才弱冠年纪,年轻气盛,脾气算不得好。他身边的官员、宫人倘若愚笨犯蠢,他基本上都当场发作将人惩戒贬谪。就连他自己的生母赵太后都因为跟他吵嘴迁居别宫。

 唯独在郑子徒面前时秦臻一直都很客气,他几乎没有对郑子徒说过什么重话,反而三天两头会送些赏赐来。

 两日前郑子徒去雍王宫,因为雨太大了意外滑倒跌破了脑袋,秦臻又是遣太医又是赐补药的,哪有一点君臣失和的样子?

 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缘故,还能因为什么呢?

 “那估计真是因为河道上的事情了。”

 阿木说出了自己的猜测。

 “自打我来到这河道,每天都听管事们抱怨说今年的民夫要比往年少一两成,所以修渠的速度总是提不上来。现在他们对外号称说只有二三十里的渠未修,泾河段和洛河段同时开工,不出三个月必然完工,但是我去看过,并非如此。”

 棠姬有些好奇:“怎么了?”

 “我刚来到泾洛之渠的时候,曾借口熟悉河道,骑着马在泾水和洛水之间的这三百里工程中转过一圈。根本就没有二十万民夫,我估摸着,最也就十万上下!就算是往年的人要比今年多一两成,也是远远不够数的。”

 说到这里,阿木掰着手指头。跟棠姬算起了数。

 “两个多月要修二十多里的渠,那三天至少要修一里吧?我当时沿着河道转那圈用了三天整,看这些民夫累死累活,加在一起也就修了二三百米。倘若不增加民夫,这渠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按时修完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