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 宝物(第3页)
“我不是这个意思!”老李黑了脸,“高诫不是我的主子!若真说我要听谁的话,那也只有我们老板娘一个人!”
“那你犹豫什么啊?老板娘让你装东西,你装啊!”
“我是打算装来着,但是我看这里面好多珠宝玉器都是易碎品,一时不知道怎么下手罢了!”
眼看兄弟俩又要打起来,棠姬再次过去调和。
“没事的老李,如果韩国这遭亡了国,那高诫这些东西就算是保存的完好无缺,我们也没命拿了。你掂量着,能带走的就带走,带不走的扔了,或者我们抽空再来一次,都行!”
老李点点头,没有再理会阴阳怪气的老姚。
老姚扭头继续装东西,他翻到的第一个柜子里就藏着这别院的房契和地契,上面写的都是棠姬的名字。
他拿出这两块丝帛时吓了一跳。
“老板娘,幸亏高诫没有将这房契和地契放在他城里面的那套宅院里,我听说他死之后廷尉府的人查到了他的身份,抄了他的那个宅院。差一点廷尉府的人就闻着味儿查到我们身上了!”
老姚将丝帛交给棠姬,此时仍心有余悸。
“嗐!”棠姬叹了一声,本想说“查到我们身上也是早晚的事儿”,但是刚张口又觉得这话不太吉利,可能还磨灭士气,最后将话吞回腹中。
“时间紧张,继续装东西吧!”
棠姬刚往麻袋里扔了两块黄金,又接过那两块丝帛,一把扔到麻袋里,态度随意得像是在处理什么破抹布。
这里的珠宝金玉、绫罗绸缎太多,而这宅子的房地契不过是用此等丝帛写就的,契书上的标价也甚是低廉,夹在众宝物之中实在是有点不够看了。
棠姬想起旧事,甚至开始庆幸自己那时送的是这间带密室的宅院,至少贵在心意,否则高诫只怕要嫌她寒碜了。
老姚收了半天宝贝,眼看自己的麻袋几乎要装满,但是密室里的宝物不过收拾了十分之一。
他累得喘了半天,坐在地上指着这些宝物痛骂:“不义之财!高诫这孙子才来长安几年,怎么存下了这么多宝贝?他是真该死啊!”
老李也皱紧眉头,满怀愁绪:“要是韩国的上官都是高诫这样的人,那这韩国如何能守得住?”
他们在雍国待了多年,都十分清楚,雍国的上官并不是这样的。
雍国的先祖自百年前便任用公孙鞅锐意改革,至今雍王仍视军功与治世之才授予臣子爵位,给予封地,就算是王侯将相的儿子,所能享受到的也就是更好的学习的机会。
如果这些功臣子侄一点能耐没有,也难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富贵,几代之后阶级便会滑落。
相反,六国中有才能却出身卑贱的士子都因为雍国招贤令中“吾且尊官,与之分土”八个字纷纷来到长安,竭尽所能地为雍王献强国之计。其中有不少能人异士都出自韩国。
这样的情况,韩国到底拿什么跟雍国比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