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是不是有情况
众人看向这幅画,画中上端题诗三首,然后就是大片空白。在画纸中下方有三个驼背的老者,一提篮侧顾,一向提篮者作揖,一拍手大笑,三人形象滑稽,笑态可掬。画家以驼者之间的相互戏谑,来讽喻“世上无首人”。衣纹用“浑描”,须发皆不见钩勒痕迹,笔墨圆润,柔若无骨,可见作者高度的笔墨造型功力。其上方有钱允治诗云:“张驼提盒去探亲,李驼遇见问缘因;赵驼拍手呵呵笑,世上原来无首人。”点明了此幅的讽世主题。李士达的此画如钱允治的题诗一样,将民间歌谣形之于画图,带有通俗而又诙谐的情调。
除了有钱允治的题诗外,还有另外两首题诗在画卷上方。
其一是陆士仁所题“为怜同病转相亲,一笑风前薄世因;莫道此翁无傲骨,素心清澈胜他人”
另一首题诗为文谦光所书,“形模相肖更相亲,会聚三驼似有因。却羡渊明归思早,世途只见折腰人。”
看画读诗,众人很是感慨文字的力量。如果只是画三个驼背老人,观者可能会漫无边际的想象。而有了三首题诗的约束,观者会想的更真切,更......
“两位老师,这题诗的三个人都是谁啊?是干啥的?”看到三个人都被画吸引住了眼球的样子,关羽不由的问道。
“你小子就不能等会再问?大好意境都被你破坏了。”吴大山有些不满的看着关羽。
“嘿嘿,这个,这个,我不是怕你们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嘛。我这是在救你们的命呢”关羽嘿嘿一笑说道。
似乎是感到吴大山的态度有些生硬,王涛接过了话说道,“大山,你别吓唬人家小关好不好。′幻!想,姬· *埂′辛`最\筷-就你那大眼珠子一瞪,牛都吓跑了。”
“呵呵,我不是正陶醉呢嘛。对不起了小关。”吴大山说道。
“没事没事,两位老师,咱们都是玩笑话。我是真的想知道题诗的那几位都是谁。”关羽谦虚的说道。
“这几位啊,听我给你说道说道。” 王涛说。
这幅画的作者叫李士达,(1550—1620),字通甫,号仰槐,江苏苏州人。明朝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工画人物、山水。曾经论述画有五美:“苍、逸、奇、远、韵。”又有五恶:“嫩、板、刻、生、痴。”
这题诗的三位也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。王涛是历史系教授,自然对此知之甚详,说起他们的个人典故简首是信手拈来。
钱允治,(1541-1624)明代文学家、画家、藏书家。名府,字允治,又字功甫,明代画家钱谷之子,父子皆好藏书。在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中说:钱允治少贫而好学,受父亲影响,爱书成癖。
其父建有“悬磬室”为藏书楼,在三间老屋当中,藏书无数,即使是在白天,要在屋中寻找书籍,也需要手持蜡烛,脚蹬木梯上下。而且他所藏之书,多是世间罕见之本。《列朝诗传》则称:钱允治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,在数九隆冬仍然拖着病体从早到晚的抄抄写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