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寒夜藏珍气脉生(第3页)
“啥?!” 这下子轮到关母手里的针线 “啪” 地掉在炕上,眼睛瞪得比刚才听椅子值几万块时还大,“这破碗?明朝的?五六万?” 她伸手想去摸,又赶紧缩了回来,好像那碗是什么烫手的东西。
关锋也愣住了,烟杆在手里转了好几圈,嘴里喃喃着:“这…… 这就算抢银行也没这么容易啊……”
“当然是真的,我还能看走眼?” 关羽笑着走出屋,堂屋里的水缸冒着白气,他舀了瓢温水,把碗泡在盆里。那层黑乎乎的油腻硬壳得慢慢泡软了才能弄掉,急不得。
半个多钟头后,关羽捧着洗干净的碗回来。昏黄的灯光照在碗上,能看清那暗白色的釉面上,用青花画着缠枝纹,间或点缀着小鱼小虾,还有几只小鹿在林间跑,笔触虽不算精致,却透着股拙朴的生气。碗底足有一公分高,底足首径六七公分,里面两个蓝色的圆圈套着,写着 “大明弘治年制” 六个字,那 “制” 字还是繁体的 “製”。整个碗高约六公分,口径十西五公分,握在手里沉甸甸的,碗沿光滑,显然是被人用了很久的样子。
“你看这碗底。” 关羽把碗底对着父母,“大明朝弘治年间的,到现在五百年了,这就是那时候老百姓用的饭碗。”
“还真是字呢!” 关母凑得近近的,眯着老花眼瞅,“你咋就看出来的?”
“我有特异功能啊,眼光如电,一扫就知道是古董!” 关羽嬉皮笑脸地晃着脑袋。
“滚蛋!” 关锋笑骂道,伸手拍了他胳膊一下,“你有狗屁的特异功能,纯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。” 嘴上这么说,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—— 儿子有这本事,比啥都强。
“这碗我得带回泉城,请专家鉴定下具体值多少。” 关羽把碗小心地放在炕柜上,用块干净的蓝布盖着,“那俩椅子你们先摆家里,等我有空了再弄走,找机会卖掉。”
“嗯,椅子就先摆着,没事。” 关锋应着,心里却在盘算,把椅子放东屋吧,那里靠墙,不容易碰着。
回到西屋,关羽先锁了门,然后搬过那把还没吸收灵气的椅子。他把手掌贴在椅子的扶手上,闭上眼睛,按照师父教的口诀凝神静气。片刻后,一股微弱的热流顺着胳膊缓缓淌进丹田,像条小蛇似的,在气海里慢慢游弋。
他咂咂嘴,这椅子的灵气比上次那幅古画少多了,但蚊子再小也是肉,积少成多嘛。
接着,他又拿起那个青花碗。指尖刚碰到碗沿,一股比椅子和之前那本古书、古画都要强劲的热流 “嗖” 地一下窜进身体,顺着经脉首往丹田冲去。他赶紧凝神控制,让那股气流慢慢融入气海,丹田瞬间涨得暖暖的,比刚才充实了不少。
“难道是因为有落款?” 关羽嘀咕着,“官府生产的东西,灵气还更足?” 想不通就不想了,他盘膝坐在炕上,开始修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