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学习赌石经验(第3页)
其次是分清松花的正偏颜色,一定不能因为透光的效果而作出错误的判别,以致赌成了偏色。
翡翠的原石表面上有的没有松花,而变种石上的松花却很诱人,切莫认为变种不变色而下赌。
嫩种石上的松花,因为种嫩,色也会嫩,可赌性不强,不能以老种还并赌。
要求松花要通明要明朗,要突凸,要活放,不能死板,不能暗,不能平,不能花,不能杂乱,不能与癣相连.也不能太鲜太绿。
若是过鲜过绿,将是一种不能赌的爆松花。赌松花还要配合场口,场口不正,成功的希望也不大。
“哦,这么多说道啊。”关羽叹道。其实关羽并不是非要学习这些东西,主要是为了堵别人的嘴。
一旦自己连续赌涨了,别人问起来,自己也有说的理由啊。
“那莽带和癣又指的是啥啊?”
在翡翠原石外表出现的大小不等、形态多样的黑蓝色、白色、灰白或灰色的物质叫蟒带,具体是指翡翠中的绿色条带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。
蟒是玉石商通过玉石的外表判断其内部有色无色、色浓色淡的主要根据之一。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,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、半风化沙粒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。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,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。
有脐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,一定要有"松花"的出现,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。
蟒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,绿的走向(脉)或称绿的形状,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。
一般呈突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,犹如一条蟒蛇盘卷,是判断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一种依据。
翡翠的成岩矿有着不同的世代,形成了结构、成分上的差异,这就导致了硬度的不同,在风化过程中产生差异。
因此,翡翠的蟒带有两种,一种是对应结构变化的“种蟒”,另一种是对应颜色变化的“色蟒”。
在翡翠原石的表面,种分越好的区域,质地也就越好。
所以好的质地(好的种分)的地方抗风化能力强,同样的外界条件下,其余部分被风化得下凹,而质地好的部分倒显得凸出来,成为“种蟒”。
用手触摸翡翠的皮,“种蟒”会明显呈条带状凸起,并有一定的走向。
出现在翡翠原石表面上的不同颜色的花纹就是癣,赌石皮壳上出现的黑色、灰色、淡灰色的印迹,一般大小不等、形状各异,有点状、片状或丝条状。
通常情况下,有癣的石头容易有色。癣对翡翠内部玉质有着很大的影响,因而对它的识别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准确的判别翡翠的内部玉质。
行家常说“绿随黑走”“有癣生绿”“癣吃绿”“癣夹绿”等,这些无疑是经验的总结。